创业者之路 “创业、敬业、奉献、进取;团结、仁爱、互助、务实”。 创业者,不是专指老板,而是指那些试图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认知、达成更新式的协作、开拓人类文明新边界的人。创业,是一群人为了一个共同的愿景,一起踏上令人激励的路程。 春天终于到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春天意味着希望和新生,过去的种种会成为奋发的养料,让我们一起去迎接、见证更加绚丽的景色。 年4月14日大交班晨会二病区部分病例分享如下: 病例1:锁骨钩断裂。男,51岁,因“右肩锁关节脱位术后27月内固定待取”入院。术中发现“锁骨钩断裂”,如下图: 姚文送医生介绍病情:该患者第一次内固定手术后,恢复顺利,患者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也没有出现明显不适症状。现在再回顾门诊的片子,仔细看,可见有疑似断裂影像。 姚医师分析了临床常见钢板断裂的原因,并针对该病例做出如下总结: 1出院随访工作需要更加细致; 2出院患者宣教需要更加到位; 3临床及影像科阅片需要更加仔细。 二病区王邦荣主任阐述了锁骨钩固定部位的解剖结构。指出,该部位发生内固定材料断裂很少见,所幸的是不影响患者的病情恢复及预后。 三病区李时军主任介绍了过去临床中遇到的“微动关节”部位内固定术后发生材料断裂的病例,大多数发生在原骨折部位已经愈合之后,如半年,甚至有3年之后,发生固定材料的断裂,而患者往往没有什么不适感觉。 病例2:内固定术后8年再次发生骨折。男,46岁,劳动时摔伤致右肘部疼痛、活动受限入院。患者8年前因车祸致右肱骨远端骨折、右股骨下段骨折,医院行手术治疗,术后内固定未取。目前患者肘关节僵硬,活动范围75-90度;膝关节僵硬,活动范围20-90度。 入院诊断:右肱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右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术后内固定待取、右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术后内固定待取。 (术前DR) (术前CT) 在臂丛麻醉下行右肱骨远端骨折术后部分内固定取出+肱骨下段骨折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人工骨植骨术。 (术中DR) 吕秀清医师就该病例提出了以下问题:该患者膝关节、肘关节功能如何恢复?今后遇到类似病例我们需要从哪方面改进,尽可能地恢复患肢功能? 王邦荣主任介绍了由于患者术后8年,再次骨折的位置恰好在原钢板的上缘,所以术中取内置物及内固定手术的操作,有一定手术难度。王主任介绍了手术的过程。 刘立春副院长介绍了该类手术的其他方法,并指出,目前该患者的主要问题还是功能如何恢复的问题。 丁院长提出了以下建议:①预计该患者愈合会比一般患者困难,所以建议使用PRP治疗;②今后凡是涉及关节部位的骨折,务必注意神经的保护。 晨会中就上述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病例3:粉粉碎的髌骨骨折。男,56岁,因骑电瓶车被汽车撞伤致左膝部疼痛、活动受限20分钟入院。入院诊断:左髌骨粉碎性骨折,左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左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 (粉粉碎的髌骨) 在麻醉下行左膝关节探查、关节清理术+左髌骨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中DR) (术后2月复查) 吕秀清医师就该病例提出了以下问题:目前摄片见骨痂生成,患者已直立下地行走,膝关节活动度(0-40)。是否存在其他内固定方式可有效进行内固定手术并可早期进行关节功能康复? 王邦荣主任介绍了手术过程。手术方法基本靠“缝”!髌骨太碎了!王主任介绍了术中张力带的使用。目前患者平地行走基本不用拄拐,但是膝关节屈曲度不够,所以上下楼梯有困难。 刘立春副院长介绍了针对该类骨折的“栅栏式”内固定方法。 韩平医师推荐了“推髌骨”的康复方法。 康复科李畅昂主任简要介绍了目前普遍各科室对于康复治疗参与度很高,并就该患者的康复提出了建议。 丁院长:关于对“康复”的认识,一定不要停留于某一病损部位的康复,对于患者的康复,应从生理、病理、心理全方位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