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面对疫情,一位妈妈的信刷爆朋友圈

这张照片让我们怒不可言:“出国避难的明星,打脸4亿国人”

疫情之下,她没被确诊,却判了死刑

这就是美国采取的最新措施,病毒疫情极有可能在美国爆发的危险

美国才是“风暴之眼”,新冠病毒是从美国传到中国来的?

解放日报还原私人诊所行医者李跃华正面形象,

看病从不收低保户患者的钱

李跃华,在一片质疑声中,在神棍、骗子的讥笑与谴责声中,舆论还是发生了巨大的逆转。认为他是一个好人、一个好医生、一个孜孜以求的发明人的占了绝大多数,认为我没有利益考量,纯粹出于公心的读者,占了绝大多数。

李医生的未能上阵,没有资格证,疗效不能在科学上完全肯定,临床病例少,药理尚不清晰,确实给反对者提供了一些口实。但另一方面,看到全球九十多个国家发生疫情,意大利,伊朗、韩国、日本、美国疫情爆发,我又觉得,李医生这份方法,是有人类价值的。

是的,李医生的发明之路还很长。今后的方向,是要下决心解决行医合法的问题,要在全国寻求资金帮助,进行循证医学要求的科学实验。这往往要花数亿的资金。李医生的发明,不仅仅是针对一起疫情,而是针对所有病毒性疾病,意义太重大了。

3.9日,纸质出版的《解放日报》发表文章《私人诊所行医者李跃华》,对李跃华进行了全面报道,报道比较客观。这才是我说的大记者。立场中公,采访扎实,剪裁适当,没有不懂装懂,没有故意挖坑。这个报道比人民日报客户端那篇电子稿,分量要重得多。

《解放日报》本身的分量也很了得。它最早创刊于94年的延安,是党的早期政治理论刊物。建国后成为中国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出版的一份日报,是上海市委机关报,日发行量55万份。

这个报道因为客观,因为规格不一样,因为媒体的档次不一样,因为记者的水平不一样,使得这篇报道具有正面肯定李医生的价值,也是对文武喷子的一个有力的回击。它甚至对李医生的今后人生,都有重大帮助价值。这个报道的特点是:

)没有纠缠行医资格问题;

2)还原了李跃华作为一个医生、一个发明者的原形;

3)展现了李医生仁爱的本色,文中肯定了他对患者的真心付出,甚至提到了一个人们从来不知道的感人细节。

李医生这么一个小门脸,看病收费本来就很廉价,竟然从来不收低保户的费用。我们交谈这么多次,这件事他从来没有提到过,就是解放日报的记者,也是从患者口里听说的。这令我骄傲。尽心尽力地替他鼓吹了这么久,其实也是有风险的。所以他这么善良我没法不骄傲。

4)这位记者对他的专利技术、治疗效果、专家意见,进行了比较客观的陈述,在这个专业领域保持了一份理性、一份谦虚、一份谨慎,没有轻易下结论,伤害这位医者。

5)李跃华上门给人治病那段,最好地诠释了医者仁心,很多微博网友表示,“看哭了!”

以下为报道全文:

本报记者杨书源

30多年来,李跃华曾有无数种自己因医术成名的假设。但这位56岁的民间行医者从没想过,捧红自己的是一位武汉退休官员的公开道歉信。

湖北省司法厅原副厅长陈北洋及其家人在被确诊新冠肺炎后,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和防控工作规定,不服从集中隔离、入院治疗等措施,并违规出入公共场所,还存在违反廉洁纪律、违规多占政策性住房问题,此举曝光后引起了舆论风波。

2月4日,陈北洋在朋友圈发表致歉信,其中提到:在最初找不到床位入院时,通过朋友请私人诊所李跃华医生上门给自己治疗的,治疗效果比较可观,一家三口都退烧了,朋友介绍说他治愈了相当多的带病毒发烧患者。

至此,“神医”李跃华和他的苯酚穴位注射疗法浮出水面,有人觉得李跃华这个杂糅着中西医元素的独创,不过是江湖神棍的欺世盗名;也有人认为只要眼下能治愈患者的疗法,不以出身论英雄,李跃华就该是神医。

2月29日,湖北省卫计委公开了对李跃华治疗新冠肺炎的调查报告,其中提及李跃华的《医师执业证书》系伪造,由此在疫情期间他的治疗也属非法行医。

一切仿佛并未因此尘埃落定。民间中医爱好者对李跃华的呼声没有被浇灭,李跃华也依旧想奋力一搏,争取到为新冠肺炎患者治疗的机会。“为什么不能让我试一试?”这是李跃华这些天说得最多的一句。

难以验证的“治愈”

其实李跃华至今说不清接诊的第一位新冠肺炎病例是谁,更说不上经他手治疗的患者究竟是多少。

他能大概给出的数字是0和00——0位,这是他治疗过后来被收治入院或自愈的确诊病例数字,大多是口口相传后,在等待床位的焦虑中主动联系他的;00多位,这是出于预防目的,接受苯酚穴位注射的人数,包括不少李跃华的家人、朋友。这样的预防针最好是每周注射一次。不过后来他发现,苯酚注射剂似乎能在体内更长时间抵御病毒。

至于感染者,他的结论更笃定:“轻症-3天治疗,临床症状消失,体温正常;重症7天以上,还要自体疫苗治疗。”李跃华将这种疗法的治愈率解释为接近百分之百。

“所有患者都能够通过这种穴位注射法治疗吗?重症患者、甚至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怎么办?”记者追问。李跃华没有正面回答,只回复:“如果早就按照我的方法来治疗,就不会拖到重症。”

其实关于苯酚穴位注射疗法在这次疫情中疗效验证,李跃华多少觉得自己有些吃亏。“我给他们在家治疗,等到病好得差不多了,医院床位空出来了,他们又被收治入院了。”他说。

既然大医院治疗和李跃华独家治疗的混合打法,那穴位注射的疗效从何验证?

在李跃华被称为“治愈确诊病例”中,86岁的王琦和他06岁的老母亲是他一直挂在嘴边的。也正是在这位老人家中,他摘下了口罩,质问为何没有人相信他的疗法,几度哽咽啜泣。

李跃华在2月初上门为肺部CT显示感染,发烧7天、腹泻8天的王琦做治疗。在李跃华的诊疗记录中,王琦次日便退烧了。

但是王琦对自己退烧时间记忆并不清晰,他只记得在李跃华来家中后第二天,自己就住进医院。而他尚未被感染的老母亲,因为年迈无人照顾,只能随王琦住进病房。

入院当天,李跃华就来病房为这对母子主动进行了第2次穴位注射。“当时管得松,我戴着口罩就进去了,医生护士还和我合影留念了。”李跃华回忆。

但到了第二天,病房的管理收紧,李跃华也被要求穿防护服入内。后来几次进入病房,李跃华也不是为了治疗,而是照顾这对年迈母子,为他们送饭。

入院后不久,王琦进行了第一次核酸检测,结果是阳性,CT显示双肺感染依旧比较严重,距离李跃华说的“治愈”还有很大距离。2月27日,经两次核酸检测呈阴性,王琦出院。

“我到现在还是没办法判断,李医生是不是让我的病情好转了。但是,他的确是为人热情正直的人。”王琦说。

而63岁的刘心也承认,月底联系李跃华时的心态是“死马当活马医”。一家3口人全部被感染,在当时却又无法收治入院。

医院陪女儿看门诊而被感染的。李跃华上门那晚,女儿已经退烧,刘心和爱人却就在当日被查出肺部已被感染,陆续发起低烧。

李跃华给一家人按照相同的穴位注射法治疗了5天,起效最快的是刘心。他注射完当晚睡觉时发出一身热汗,第二天体温从38.6℃降到了37.3℃,此后他再也没发过烧。而他爱人一连穴位注射8天后也没退烧。医院治疗,当天她做了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打了3天吊瓶后刘心爱人的烧总算是退下来了。

2月0日凌晨,刘心医院,之后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但肺部始终有感染部位存在,医生一再延迟了出院时间。

“一家人都用了这个法子,我是奏效最快的,对我肯定有用。但我的爱人症状没有消失也是事实。”刘心记得当时李跃华来时也没做一定治愈的承诺,只说“按照这方法治,能退烧。”

直到今天,刘心也没有给李跃华诊疗费。“当时来了就治病,他也没顾上开价。”刘心说。

而关于疗效呼声最高的,是接受了李跃华穴位注射的疑似感染者。一位叫王华的50多岁女患者告诉记者,她月底一发烧就来了李医生这儿治,没两天就退烧了。

对这个治疗方法预防病毒效果最自信的,是李跃华本人。他不戴口罩在患者家中说话、用餐的视频流出后,他颇为自信解释:“大部分时候,我是戴着口罩的,不是怕感染,要顾及别人感受。”

假医师和真文凭

李跃华是如何在各个小区进行封闭管理之后进入患者家中治疗的?答案是开着私家车到小区门口出示自己的医师执业证书。

不过李跃华也承认,他的医师证是在医院时,院方帮忙办下来的假证。“但我的医学院本科毕业文凭是货真价实的。”他说。

从上世纪80年代考入医学院至今,李跃华的主线一直没变:探索自己严重慢性鼻炎根治办法,而眼下他的苯酚穴位注射疗法,也是他在研究之路上的无意发现。

根据李跃华所述,他从小有慢性鼻炎,考入第三军医大学后,他几乎试遍了治疗鼻炎的各种方法,后来他发现针灸好像对鼻炎有些疗效,他又把目光转至穴位注射剂。十多年里,他试验了几百种针剂。

年,他突然想起做阑尾手术时的现象:用3%石炭酸(即苯酚)处理阑尾残端时,可以看见它白泡直冒,目的是为了杀死阑尾残端的腺体。而鼻炎的病理原因中,也有腺体增生一说,那能不能用苯酚做穴位注射剂呢?

李跃华从万分之一浓度的苯酚溶液开始在腿上做注射试验,一点点往上加浓度……李跃华常给鼻腔注射的是万分之七浓度的苯酚溶液,30多次注射后,他觉得鼻炎根治了。

李跃华决定把苯酚溶剂命名为“穴位增效剂”。就在李跃华探索苯酚溶剂的过程中,他的从医之路却跌宕起伏。

年大学毕业后,李跃华在部队做了一年的卫生员,后因和领导发生矛盾转业回到武汉。

刚回武汉,李跃华做了几年药品生意,后为考医院工作。但是随着医师执业证书的考取条件不断修改,李跃华一直未符合条件。后来李跃华自觉苯酚穴位注射疗法有市场,干脆自立门户开诊所验证疗法。

年李跃华建起了爱因思诊所,他请了几位有行医执照的医生挂牌在诊所内,算是摆脱了“黑诊所”身份。

诊所位于汉阳区一个高层小区旁,招牌打出了“武汉疑难病研究所”的广告。诊所有前后两个门:一个门通向小区内部道路,一个冲着一条整修多年未果的市政道路,附近还有一片荒废的农田,再远些就是垃圾回收站。

实际上李跃华就是诊所里唯一的大夫。“我这儿收的主要是那些疑难杂症的病人,鼻炎、疱疹,甚至是不孕不育。”李跃华说。而他的疗法很统一,基本都是采用苯酚穴位注射,病情不同穴位也不同。

李跃华诊所没有达到规模,所有的诊疗项目都需要患者自费。好在苯酚穴位注射的治疗成本不高,他的治疗费也不贵,一次少则00元,多则也不过千。

这点在李跃华多位患者口中得到了证实。王华回忆:她经同事介绍在李跃华这儿治疗乳腺增生,虽未根治但有疗效。她发现李跃华治病从来不收低保户的钱。

专利与学术论文

李跃华对苯酚穴位注射的底气,是从国家专利申请成功后慢慢壮大的。

20年李跃华申请了国家专利,专利名称即“一种穴位注射剂”,其中有明确表述“本发明中苯酚为主要的治疗药品”。

“申请专利成功,并不代表评审组当时检验过我的临床效果。”当时李跃华花了万元申请专利,历时一年多,他大部分论证材料都是用于证明这个方法的独一性。

“不过我的专利的确是能应用于临床的。”李跃华坚信。

年6月7日,李跃华在中学母校华师大一附中举办了“届李跃华校友发明成果报告会”。

这次报告是李跃华自己组织的,请来的多是他中学、小学校友,也有个别大学同窗。至于病人代表,则多是自愿上台发言的。

“请大家吃饭花了多元,场地费多元,总共就是多元吧。”李跃华回忆。

然而,李跃华的发明终究没有因为这次报告会去广而告之,在他的病友圈子里依旧靠口口相传。

年,李跃华感觉自己在苯酚穴位注射上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疑难杂症病例,写下了一篇论文《一种穴位注射剂——微量苯酚在临床中的应用》。其中提到“本文要介绍的是苯酚在微量水平的应用,专作穴位注射剂。

目前,临床上还有很多疾病无法治愈;而作者用此穴位注射剂治疗一些疑难病,疗效显著,除注射疼痛外无其它副作用。”这篇文章,被收录在当年2月第卷第2期《求医问药》杂志。

实际上这篇文章算不上是严格的学术论文,没有严密的逻辑推演,更像是一篇上百个治疗案例阶段性疗效总结。

年月,李跃华又写作了他的第二篇论文《假说:苯酚可以抗病毒》。其中,他提到这样一段内容“病毒主要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DNA病毒中的碱基胸腺嘧啶和尿嘧啶的化学结构中都有一个嘧啶环,RNA病毒中的碱基胞嘧啶的结构中也有一个嘧啶环,而苯酚分子的苯环结构与这个嘧啶环结构高度相似。

在病毒复制时,可以利用苯酚进行干扰,通过竞争抑制,使病毒的碱基配对出错,达到部分杀灭病毒的目的。”

在这篇文章中,他还罗列出了自己接手的例HIV感染者的治疗效果。文中称,年运用李跃华研发的自体疫苗治疗法,一位HIV病毒携带者在3个月后CD4数值从降至,病毒载量减少到了原来的一半。而自体疫苗实际上也就是感染者血清和苯酚溶剂的混合物质。

这位当时25岁的HIV携带者,其实是李跃华从网上招募的志愿者。这位年轻人当时害怕常规口服药带来的副作用,愿意尝试这种新办法。

在这篇论文中,李跃华多次用“李先生”自称,李跃华表示这篇论文他计划拿到《柳叶刀》等国外医学期刊发表,所以他在写作规范上尽量和国际发表规范保持一致。

“我写的这一版是中文的,后来我又出钱请翻译公司为我翻译了英文版本。我英语水平一般,查阅英文文献也是逐一查字典才看明白的。”李跃华说。

对于李跃华的质疑声中,有种声浪很高:苯酚是含毒化学药,如何保证使用中的安全性。

而李跃华的解释则是苯酚的浓度、用量足够低,毒性可以忽略不计的。“我用的是万分之五浓度的苯酚溶液,每次仅取2毫升,每个穴位打0.5毫升。”

李跃华此后又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naw.com/kjscyf/1200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