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退化时间表

1

15岁以前

膝关节处于发育阶段,青春期的生长痛多发在膝关节附近。

2

15岁~30岁

膝关节处于“完美状态”,运作起来可以说是“不知疲倦”。

3

30岁~40岁

膝关节周围的髌骨软骨,出现早期轻度磨损,在这段时期内要避免剧烈运动。

4

40岁~50岁

在走远路之后,膝关节内侧容易出现酸痛,用手轻揉之后会缓解。

5

50岁以上

膝关节会感觉到明显疼痛,髌骨软骨的“使用寿命”已到,应该节约使用关节,减少剧烈运动

膝关节疼痛常见原因

膝关节解剖

膝关节MRI

疼痛科膝关节微创技术介绍

(一)膝关节腔玻璃酸钠注射

(二)膝关节臭氧灌注疗法

适应症

(1)膝部骨软骨病变:包括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髌骨软骨软化症、类风湿性膝关节炎。

(2)膝部滑膜炎:包括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膝部滑囊炎、髌前滑囊炎。

(3)膝部神经卡压症,如腓总神经卡压。

(4)创伤后膝关节疾病:包括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与关节积血,髌韧带损伤,髌下脂肪垫损伤。

禁忌症

(1)膝部皮肤有擦伤磨烂或感染,膝关节结核,化脓性膝关节炎及骨髓炎。

(2)膝关节肿瘤。

(3)血友病关节炎。

(4)反复治疗2或3次无效患者。

(5)体弱或全身情况欠佳、肝肾功能不全者。

操作方法

1.膝前痛点三氧注射

(1)患者取仰卧位屈膝,膝下垫枕使关节屈曲(髌尖注射时取膝关节伸直位)。

(2)进针点:根据不同病变选取,如侧副韧带起止点附着部、交叉韧带(髌韧带正中)、半月板(内、外膝眼)、髌上滑囊(髌骨上)、脂肪垫(韧带两侧)、内外关节间隙等。

(3)经进针点快速进针达病变处,像肌腱、韧带的起止点方向注射,或注射至病变的滑囊、脂肪垫。

2.膝后痛点三氧注射

(1)取俯卧位,膝前垫枕。

(2)进针点:根据压痛部位选取。多取在构成腘窝的诸肌与肌腱的移行处或止点,如股二头肌止点即腓骨头,半膜肌止点即胫骨内侧髁下缘,腓肠肌内外侧头止点即股骨内、外上髁。

(3)经进展点快速进针达病变处,像肌腱、韧带的起止点方向注射,或注射至病变的滑囊、脂肪垫。

3.膝关节腔三氧注射

(1)取俯卧位,膝前垫枕。

(2)进针点:膝前进针点可取内、外膝眼或髌上囊入路(即髌骨外上缘外),膝后进针点取腘窝中点上。

(3)用7号(22G)8cm长针,经进针点垂直皮面快速进针,遇关节囊时稍有韧感,突破关节囊有落空感,注气无阻力,如关节腔内有积液,可先抽出后再注射。

三氧使用

1.痛点注射:

三氧浓度:<30μg/ml;治疗频率:1-3次/周,2-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剂量:每个部位1-5ml,每次治疗总量不超过30ml;

2.关节腔注射:

三氧浓度:<30μg/ml;治疗频率:1-2次/周,2-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剂量:10-20ml;建议在X线或超声定位下进行穿刺注射,以确保三氧进入关节腔。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关节腔内感染。

(2)勿将气体注入血管内,采用边进针、边回抽、边注射的方法。

(3)避免将激素类药物注入关节腔内,以免损害软骨蛋白多糖合成。

(4)注药时,应取卧位,减少并发症或恐惧症。

(5)屈膝曲位间隙较大,便于注射,不要在膝伸直时注射。

(三)膝关节射频治疗

(四)膝关节富血小板血浆PRP疗法

PRP的原理

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是通过离心的方法从自体血中提取出来的血小板浓缩物,使损伤组织生物再生而非对其进行替换的治疗方法。

PRP的制备过程

PRP组成

(1)血小板

具有活性和功能实体

包括止血和组织愈合

分泌生长因子:以当地信号反应,精心编排的生长因子释放。

(2)血浆

细胞营养及生长因子(IGF)

纤维蛋白原,在激活的时候,在纤维蛋白聚合物上转化为新的组织合成的支架

PRP的临床实践

在骨科和运动医学领域中被用于治疗骨、肌腱和韧带损伤。PRP释放的生长因子已被文献详述,并被证明能促进细胞募集、增殖和血管生成,从而减少炎症过程的关键调节因子和炎症相关的酶的表达。PRP可能通过改善受损结构的代谢功能而诱导再生反应,并已被证明对软骨形成和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有积极作用。

PRP的临床应用

在作用于软骨细胞时,生长因子能促进基质合成,促进细胞生长和迁移,促进蛋白质转录。血小板衍生因子直接在软骨病变部位的超生理释放,可能刺激天然再生信号级联,通过进一步介导抗炎反应而促进组织愈合,尤其是在OA的膝关节里。

在OA关节中,PRP可影响局部细胞和浸润的细胞,主要包括滑膜细胞、内皮细胞、参与天然免疫的细胞(如巨噬细胞)、软骨和骨细胞。另外,PRP可以影响炎症和血管生成过程以及软骨形成中的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平衡,并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改变现有的微环境。

PRP的联合治疗

PRP的联合作用使其成为治疗膝关节OA的潜在方法,尤其是作为一种基本的止痛剂。这是由于肌腱细胞、成骨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增加使术后疼痛水平降低。虽然有令人振奋的临床前结果和越来越多对应用于临床的期盼,但在PRP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面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在PRP的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导致PRP性质的变化。

年首次提出了一种根据纤维蛋白结构和细胞含量的简易分类,包括:①纯PRP:少白细胞和富血小板血浆、富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②纯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少白细胞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富白细胞和血小板纤维蛋白。这些分类中每一种都有不同的生长因子释放特性(时间、浓度),但研究在每个家族中发现了更多的生物特性和机制。

膝关节OA中PRP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PRP在治疗退行性膝关节OA中的应用有所增加,因为它明显具有安全性以及生产和管理的便利性。关于PRP注射与其他方法在治疗膝关节OA方面的对比,以及PRP注射治疗膝关节OA的疗效已有不少研究结果。

在缓解疼痛和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优于透明质酸或安慰剂,并且在膝关节OA的所有阶段(早期、中期和晚期)都有积极的结果。而且,PRP的疗效更持久,并比肌肉注射的方法更好。

在治疗轻、中度膝关节OA方面,与安慰剂和透明质酸的疗效相比,PRP注射的患者临床结果评分较高。

在治疗膝关节OA的疗效方面,PRP注射的疼痛减轻和功能改善效果更好。然而,这是以增加非特异性不良事件为代价的。

对活跃的膝关节OA患者使用关节腔内注射PRP,能明显减轻疼痛、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PRP注射对早期膝关节退行性改变的患者有更大的益处,症状缓解能持续长达12个月。通过每月注射三次,能及大地改善功能、减少疼痛,并能在短期内产生更好的效果。

在OA分级更低的患者中治疗效果更好,3个月后疼痛明显改善。

在中度膝关节OA中,注射两次以上就能改善膝关节功能状态和疼痛。

在晚期膝关节OA,可能只需要一次PRP注射就能有效缓解疼痛,从而改善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

(五)膝关节镜/针刀镜

适应证

适用于半月板损伤、前后交叉韧带断裂、关节软骨损伤、关节内游离体(又叫关节鼠)、骨性关节炎、炎症性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晶体性关节病、感染性关节炎和创伤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禁忌证

患者患有全身或局部的感染性疾病;

有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

患者不能耐受麻醉和手术。

常见并发症

膝关节镜手术的并发症:术后感染,膝关节后方的神经血管损伤,关节粘连,下肢深静脉血栓等。

肩关节镜手术的并发症:大量关节冲洗液外渗导致的气管受压,上呼吸道梗阻;脑缺血性损伤;灌洗液中肾上腺素异常吸收入血造成的心律失常;张力性气胸;肺气栓等。

肘关节镜手术的并发症:血肿、伤口愈合迟延、持续渗液、表浅感染、一过性神经损伤、深部感染、持续神经损伤无恢复等。

优点

关节镜可以看到关节内几乎所有的部位,比切开关节看的更全面,由于图像经过放大,因而看的更准确,而且切口很小,创伤小,疤痕少,康复快,并发症少,有些情况下麻醉过后,即可下地活动,对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大有好处。对关节疑难病症的确诊,对困扰患者多年的关节伤痛的治疗,关节镜手术往往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切口小,美观,可避免晚期因关节表面和运动部位的瘢痕而引起的刺激症状;

属于微创手术,痛苦小,术后反应较小,患者易于接受;

术后早期即可活动和使用肢体,避免长期卧床并发症,减少护理人员和费用;

并发症相对较少;

基本不影响关节周围肌肉结构,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关节长期固定引起的废用和并发症;

可以在近乎生理环境下对关节内病变进行观察和检查,有“把眼睛和手指放入关节内”之称,可对关节进行动力性检查,提高了诊断能力,某些疾病如滑膜皱襞综合征,是通过关节镜才确立的;

关节镜可施行以往开放性手术难以完成的手术,如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等。

关节镜治疗与传统手术比较

项目

关节镜

传统手术

作用

诊断与治疗双重作用

仅能起到治疗作用

创伤大小

3-4个2-5mm的皮肤切口

不同类型皮肤切口大小不同,一般5mm以上

恢复时间

术后3-5天即可出院

住院时间一般在半月以上

治疗效果

治疗彻底、安全、疤痕小

治疗彻底、风险较大、疤痕明显

临床应用

知名运动员膝、裸关节伤的首选

逐渐被取代

花费

一般-左右

万元以上较高

并发症

很少有并发症、安全性高

并发症多、安全性差

临床应用

1.诊断作用

首先,关节镜可用于检查关节腔内各种病变,对关节内各种组织结构的状况进行详细评估及记录,某些关节病变,如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具有特征性关节镜表现,几乎可以得出诊断。同时,还可获取关节液或病变组织,在关节镜监视下进行活检取病理组织,进一步行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检查。

但是近年来各种无创性检查不断发展,尤其是B超、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的发展,临床上单纯以诊断为目的的关节镜已越来越少运用。但是关节镜可对病灶进行直视下观察和探查,并具有一定的放大作用,还可行动态观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因此对于经过临床体检及各种辅助检查,长期不能明确病因的患者仍有应用价值。

2.治疗作用

除了对多种运动损伤具有治疗作用之外,关节镜技术在关节炎外科治疗中也可大显身手,发挥重要的作用。据文献报道关节镜技术可运用于骨性关节炎、炎症性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晶体性关节病、感染性关节炎和创伤性关节炎等多种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例如对于多种类型的滑膜炎可在关节镜下施行滑膜切除术,在膝关节可以通过后方入路,切除后方关节囊内的滑膜组织,达到全关节囊滑膜切除的目的。对于骨性关节可行关节清理术,去除游离体,切除撕裂的半月板,修整软骨面等。

膝关节镜体位、入路、探查顺序

本平台所使用的图片、音视频、文字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侵权及使用不当情况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或协商授权事宜。

咨询探讨请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naw.com/kjscby/1219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