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位于膝关节内,是半月形的纤维软骨板,在大腿的股骨和小腿的胫骨之间,起缓冲作用。

每个膝关节内有两个半月板,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半月板,附着于小腿的胫骨上端,它周围部分较厚,中央部分较薄。半月板上表面接触大腿的股骨端,略凹陷,下表面接触小腿胫骨端,较平坦,从而加固球形的股骨端与较平坦的胫骨端的稳定性,使膝关节活动自如。半月板可随着膝关节运动而有一定的移动,伸膝时半月板向前移动,屈膝时向后移动。

1临床症状

急性期

受伤后关节剧痛,不能自动伸直,不能负重行走,关节肿胀,休息2-3周后,肿胀逐渐消失,关节功能逐渐恢复,可复发,但程度较首发时轻。

慢性期

膝关节隐痛,时轻时重,行走时感到关节不稳,出现关节弹响,析无力,关节交锁。

膝关节检查不宜在急性期进行,慢性期出现股四头肌萎缩,而膝关节间隙处的压痛是半月板损伤的重要诊断依据。

2如何诊断

1.压痛

在膝关节内侧或外侧间隙,沿胫骨髁的上缘(即半月板的边缘部),用拇指由前往后逐点按压,在半月板损伤处有固定压痛。

2.麦氏实验(回旋挤压实验)

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握小腿髁部,另一手扶住膝部,将髋与膝尽量屈曲,然后使小腿外展、外旋和外展、内旋或内收、内旋或内收、外旋,逐渐伸直。出现疼痛或响声即为阳性,根据疼痛或响声的部位确定损伤的部位。

3.强力过伸或过屈试验

将膝关节强力被动过伸或过屈,如半月板前部损伤,过伸可引起疼痛;如半月板后部损伤,过屈可引起疼痛。

4.侧压试验

膝伸直位,强力被动内收或外展膝关节,如有半月板损伤,患侧关节间隙处因挤压而引起疼痛。

5.蹲走试验

主要用来检查半月板后角有无损伤。方法为:嘱病人蹲下走鸭步,并不时变换方向,或左或右,如果病人能很好地完成这些动作,可以除外半月板后角损伤。如果因为疼痛不能充分屈曲膝关节,蹲走时出现响声及膝部疼痛不适,是为阳性结果。半月板后角破裂病例在蹲走时弹响声是很明显的。本试验仅适用于检查青少年患者,特别适用于大规模体检时检查半月板有无损伤。

6.研磨试验

病人取俯卧位,膝关节屈曲,检查者双手握住踝部将小腿下压同时作内外旋活动,损伤的半月板因受挤压和研磨而引起疼痛;反之,如将小腿向上提再作内外旋活动,则无疼痛。

7.重力试验

病人取侧卧位,抬起下肢作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患侧关节间隙向下时,因损伤的半月板受挤压而引起疼痛;反之,患侧关节间隙向上时,则无疼痛。

8.MRI检查:MRI是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可靠影像技术,具有准确度高,假阳性、假阴性率低,无创等优点。MIR的缺点是价格较贵,很难全面普及。半月板的MRI形态学特征:在矢状面上,内侧半月板后角大于前角,外侧半月板的前、后角接近一致。在冠状面上,半月板的体部显示最清晰,直径约15mm。在矢状面上,内侧半月板后角的关节囊距胫骨后方关节软骨边缘应5mm。半月板撕裂的MRI表现通常是半月板内出现异常高信号区。异常高信号分为局限性(线性)异常高信号和普遍性异常高信号。普遍性异常高信号提示半月板变性。半月板损伤的MRI表现分级如下:I级:半月板内球形或不规则信号,没有波及膝关节半月板关节面。组织学显示膝关节半月板粘液样变性。II级:半月板内线状信号,没有波及半月板关节面,但可延伸到半月板关节囊结合部。显微镜下显示有纤维软骨的破碎和分离。Ⅲ级:半月板内信号波及半月板关节面,提示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桶柄状撕裂在矢状面上不易显示,在冠状面上表现为半月板的游离缘变钝,撕裂部分进入髁间窝。半月板变形(分离、折断和边缘膨隆),形态不规整或信号大部分消失,也是半月板损伤的MRI表现。以下表现提示有盘状半月板:①与健侧比较,冠状面上半月板体部增厚(正常半月板体部边缘与中央相差2mm);②矢状面上半月板体部在5mm扫描层厚时,有3个以上扫描断层出现体部高度增加;③横断面上半月板不对称,一侧体部增厚。

9.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检查:只有在临床上高度怀疑而且经查体、MRI等均无法肯定或排除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或不能肯定何侧半月板损伤,以及半月板切除后长期原因不明疼痛或遗留其他症状时,才需要关节镜检查。









































北京白癜风的费用
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权威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naw.com/kjscys/856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