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用道德经智慧培养情绪控制力 ——天河读书会第八届《道德经》学用公益演讲分享会 暨金秋(走出上海)道德经学用公益活动 年10月29日、30日,天河读书会第八届道德经学用公益活动首次走出上海,在具有“江南福地”之称的文化名城——常熟举办。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长江之畔的休闲度假村里,主题演讲,学用智慧;自由分享,联情联谊;品尝江鲜,饮茶畅谈……来自上海天河读书会的15位嘉宾与常熟道德经学用爱好者们齐聚一堂,觅良朋,寻益友,慕贤师;抒己见,汲菁华,去蒙尘,共同学用伟大的东方文明——老子道德经智慧! 日期:/10/29-30(周六日) 主题:学用道德经智慧培养情绪控制力
学用公益演讲分享会 主持:张翼律师(常熟) 29日下午13:00,张翼老师登台主持,正式拉开了天河读书会第八届道德经学用公益演讲分享会的帷幕。本次分享会的主题为《学用道德经智慧培养情绪控制力》。她首先代表常熟的道德经学用爱好者们向上海天河读书会的众位来宾表达了诚挚的欢迎,一句“张翼爱大家!”的由衷问候,收获了在座嘉宾们“张翼我爱您!”的温暖应答。作为常熟的东道主,她热情地向上海嘉宾们介绍常熟的历史、文化、人文,以及常熟与老子道德经的结缘。从常熟建城的故事,到孔子弟子“南方夫子”;从虞山尚湖的山水结合、阴阳交泰,到虞山崖山吴王夫差试剑的传说;从常熟的耕读文化、一书一农,再到有着“老子坐骑青牛的化身”、“卧牛山”之称常熟名胜虞山,这些常熟的名人与故事着实多得道不尽、说不完,身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似乎与生俱来就有着一颗愉悦、包容的心,有着一种兼容并济的智慧。 张翼老师还向大家讲述了自己学用道德经后的变化,她说,道德经学用让每个生命开始与众不同,不论处于哪个年龄阶段的人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收获,并能在收获中不断觉知和自我完善。她直言五年前的自己不同于现在光洁的面容和一头乌发,那时头发多是白的,脸上也有黑斑和皱纹,眉头总是紧锁成一个鲜明的“川”字。而在学用道德经后,她意识到爱发火长斑,爱生气长皱纹,明白了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只有成功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真正从内心去拥抱自己的生命、拥抱周围的人、拥抱这个世界,才能收获身体的健康、家庭的和谐、事业的顺利。 最后,她邀请项东会长上台为与会嘉宾们致辞。 开场致辞:项东会长项东会长首先代表上海天河读书会对张翼老师的开场讲演表示衷心感谢。因为读书会活动第一次走出上海就来到常熟举办,他觉得这是老天赋予的缘分,同时,他为能与在座的朋友一起学用道德经而深感荣幸,并感谢每一位志工的辛勤付出!最后,他预祝天河读书会第八届道德经学用公益活动能圆满成功! 短短几句话中,倾注了项东会长真挚、热切的情感,收获了在座嘉宾的一片掌声。 主题分享 主题分享:李虹老师 至此,分享会进入主题分享环节,李虹老师做主讲,她首先表示,自己生在上海、长在上海,但每每填写籍贯时,都是填常熟,因为常熟是她的家乡,她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感情,所以在座的所有上海和常熟的伙伴都是她的亲人,因此,能来常熟进行分享会活动,她由衷地感谢在场每一位的支持! 李虹老师回顾天河读书会第六、七、八期的分享是:唤醒内在的力量、提高挫折承受力、培养情绪控制力,总结这三个方面都是在围绕一个主题,那就是如何来建设每个人的心灵家园,亦或称精神家园,她说,根本问题就是要练就我们强大的内心。 她请在座嘉宾思考“为什么经济条件越来越好,物质越来越丰盛,我们的内心却越来越焦虑、越来越不安、越来越会发火、越来越浮躁、越来越没有安全感,而且具有这种症状的已经越来越年轻化?” 李虹老师指出,现在社会面对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没有强大内心无法应对。而上述现象归根结底是因为人的内心出了问题,内心脆弱。即使愤怒也是外强中干、内心脆弱的的表现,因为内心强大的人是不会用大声吼叫和肢体动作来发泄自己情绪的。 她说,心自由,才是真的自由,心淡定,才是真正的淡定,心的自由和强大,才是淡定。适时地停下脚步,仔细倾听内心的声音,重新找到我们的坐标,才会坚定人生的航向,而不会感到彷徨、迷失、苦恼。所以培养情绪控制力也是营建强大内心的一个重要方面。情绪是从心理到生理的反映。 一、情绪种类的分析 每个人都有情绪,李虹老师列举了情绪的种类:喜、怒、哀、乐等,并主要分析其中最普遍的一种负面情绪——怒。她点明“怒”这种情绪的后果:首先是于己不利,其次是于人不利,于己不利。 怒有二种表现形式:愤怒和生气。 1、愤怒 特征:有很多人,情绪来时,脸涨红、手发抖、暴青筋、眼睛瞪得很大,觉得控制不住,男的相对女的较容易发火。一发火就骂人、砸东西,甚至动手打人。对很小的事也沉不住气,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听不进任何人的劝说,火爆脾气一点就着,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当时不能自控,事后又特别后悔。 对于愤怒和生气,李虹老师笑称自己两种都挨边,所以都有特别深的体会,她说自己过去是个女强人,非常强势,容易把情绪发泄在家人身上,在公司里也是说一不二,她自嘲当时的自己比较“专治”,往往会在工作中释放负面的情绪,并通过一个自己工作中的实例,叙述了情绪难以自控造成的后果。她认识到任何事情都是因果报应,自省正是当时自己愤怒的情绪埋下了隐患,最终带来了深刻的教训。愤怒情绪的后果,是于人不利,于己不利。她向与会嘉宾分享这件事带给她的感悟: 1)情绪伤人、于人不利、因果报应 2)以德报怨、宽容化结、于己舒畅、于人通畅 3)慈爱待人、换位思考、为他所想、天亦救之。(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李虹老师特别提到“于己不利”,在于:脾气暴躁,经常发火,不仅是强化诱发心脏病的致病,而且会增加患其它病的可能性。心脏病、高血压切忌大怒,不然,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后悔莫及,不少人在事后追悔不已,但这个世上没有后悔药。她提醒与会者,情绪伤人,不能只考虑自己的面子,而要从别人的角度出发思考事情,冤家宜解不宜结,宽容化结,结就是心里的疙瘩,做人应豁达些,用宽容和慈爱待人,这样才能于己舒畅,避免因为情绪造成心因性疾病。 2、生气 1)和家人 李虹老师表示自己以前很容易生气,特别容易和家人生气,她说,很多人总是把自己阳光的一面给了外面,而把情绪带给了家人。她以自己和先生生气为例:由于是独生女儿,小时候在家被爸妈外婆宠着惯着,受不得气的李虹老师在结婚后因为先生对自己的“不让步”而常常生气,她的先生还因此给她起了“没头脑、不高兴”的外号,平日里往往先生说话稍不注意,就惹得李虹老师生气,家庭冷战。她心里很不好受,气得心脏不好要吃保心丸,也影响白天工作时的心情,而家庭关系更是处于冷漠状态,真正的在“受”之中。 联想到现在部分80、90的小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也是互不相让,不懂得包容,更不会去呵护对方,生出来的小孩反正有双方的父母带,自己仍然像长不大的两个孩子,缺少责任感,造成结婚才几年的夫妻离婚的大有人在。 2)和同事或朋友或外界 李虹老师说,职场提职加薪的竞争、同行互相诋毁的竞争、莫名其妙的生气都时有发生。人有时当自己比别人强时,会遭人嫉妒,被人在背后多加议论,而在流言蜚语面前,又会气愤,极力为自己辩解。 有感于一位才华横溢的朋友,因遇到一些事而被迫离开多年的工作岗位,李虹老师写了如下这段文字,与所有朋友共勉: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祸还是福,真的不知道!短期看来也许是运气不好,而长期看来也许此时正是转折点,有失必有得。失去的也许现在是在乎,但若干年以后,回头看今天的失去,就不会觉得是失去,而是获得的开始。那时候的获得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过往的一切并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何必在乎呢?说到底,在乎的就是面子,可面子是给别人看的,面子只是一种虚荣,人活着如果要顾及别人的看法,那就是在为别人活,是活不出快乐的,为别人活是一种悲哀,是经不起风吹草动、更经不起电闪雷鸣的挫折,这样的人是成不了大器的,一生也不会有真正的快乐幸福。只有不活在别人的眼中,口中,骄傲地活在自己的自信中,才是真正的快乐。名利都是身外之物,放下才得心态自在,成功的人都会经历磨难的考验,宠辱不惊才能成就未来成功的自己! 她点明生气情绪的后果:影响家人、朋友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从而影响自己的家庭和事业。 李虹老师总结,情绪是心理到生理的反映,尤其是愤怒,怒的情绪无论是愤怒还是生气都要以健康为代价来为之买单,以人际关系的损害、亲情的损害来为之买单。于己不利。于人不利。情绪决定着人的健康幸福和快乐,情绪在于思维,一念在天堂,一念在地狱,天堂还是地狱全在于自己的选择。 道德经第30章“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就是说凡爆发大情绪,必对身体有大伤害。只有把自己放下,把身段放下,把面子放下,才是为自己活,才会活得快乐。 二、培养情绪控制力的方法 1、增强自制能力(理性) 李虹老师指出,自制是指一个人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行动的品质。自制力强的人能够理智地对待周围发生的事件,不被各种环境诱惑,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她引用《道德经》第12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阐明道理:为了自己的健康,应无视环境的诱惑,别人的挑斗,不被激怒,没有情绪,去掉情绪,选择不发怒不生气。自制是战胜自己。 增强自制力的方法是要修心修行、觉知自己。修心,内心的强大,才是真的强大;修行,控制情绪以及由此引发的行为。当情绪即将来临或已经爆发,马上觉知“我怎么了”。 李虹老师从辟谷的过程中感悟到:人不是被别人打到,而是被自己打倒的、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她在几次“被自己打倒”的辟谷失败的经历后,终于坚定信念,在五天辟谷没有吃任何东西的情况下,坚持完成徒步步行18公里。辟谷徒步,应该比控制情绪难,可是战胜自己,她做到了。所以,是不是要发火,决定权在自己这里,而外界的挑逗都是环境的诱惑,不要予以理会。 2、道德经智慧用于培养控制力 道德经五千言都是老祖宗的智慧,人生中遇到的问题都能在道德经中找到答案,李虹老师列举了道德经中所叙述的一些道理来解答如何培养控制力: 1)道德经第13章:吾所以有大患者,以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太有“我”了,故而会有情绪,忘掉自己、忘掉面子、忘掉身段,就无患了,无患也就无损健康) 2)道德经第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处柔处弱、自然流淌、平静无念、终有万般情绪也止息。利益万物,独不利自己,处众人所不喜欢之地,水是柔弱的、低位的、包容的。最重要的是,只有不争,不激动,情绪稳定,才无忧患) 3)道德经第7章:超然物外天地不自生,故能长生 (超然物外、宠辱不惊、让开不争。把自己游离出去,无我的时候就不会受到伤害了,就不会有发怒、生气的情绪) 4)道德经第16章:虚静归根 (常静心不发怒也是控制情绪的途径。达到极度的安静,回归本源,与大道联结,会得到无穷的力量) 5)道德经第57章: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是自己身体的君王,每个细胞都是我的子民,所以虚静不生气不发火民自正,我不造事,子民自然就富足安宁,也就是身体不受损伤) 6)道德经第30章: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发怒的情绪降临之后,对身体必是大的损伤,因果报应,非吉而是凶呢) 7)道德经第26章:静为躁君 (宁静是躁动的主宰。应该时时地宁静,让自己没有愤怒生气的情绪) 8)道德经第68章: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 (善战者不发怒,善胜者不硬拼,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不发怒,生气是下策,要懂得不生气。很多独生子女从小备受宠爱,缺少包容心,互相不谦让,只能修自己,通过修自己,培养情绪控制力) 9)道德经第72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不控制情绪,民不畏威,大祸来了) 10)道德经第73章: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控制不住自己愤怒的情绪,则遭殃了,死了,或与对方起争执甚至打斗,或自己大怒后损伤七情六欲。如三国时的周瑜,孔明三气周瑜,收敛不发情绪,即勇于不敢则活) 11)道德经第58章: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政治严酷,如有情绪,子民就怨愤,祸就隐藏其中。自己发火,细胞就不能绽放,身体就不舒服) 12)道德经第15章:为道谦恭 (恭敬心对待万事万物) 13)道德经第3章:无为妙用 (处无为,常常放下,无为不是不为,而是大智慧,可以理解成“超然物外”是不违反规律,顺其自然的因势利导。如教育孩子,不能严加呵责,自己生气发怒,而是要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和他交朋友,顺势利导) 3、爱和喜悦(感性) 李虹老师说,爱是我们最根本的,是真诚来自于心底的本性。这爱不是小爱,是一种大爱的根本,爱每一个人,把每一个人的事都当做自己的事,能包容别人。 1)爱自己、接纳自己(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 当情绪降临,马上意识觉知:刚刚我怎么了,觉知自己,去拥抱情绪,和情绪成为一体,不让它“蹦出去”,悄悄对情绪说: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这就是接纳自己的情绪。这12字是神秘的夏威夷疗愈心灵的方法,有不可思议的作用。 爱的时候,慈悲在眼睛流淌、喜悦在身上流动,热流在心头涌动。有爱就有善,有善更有爱。 2)爱山水、爱草木、爱动物、爱自然,获得平静、宁静、安静、坦然、超脱、无念,体验身心的健康怡悦,静态的爱;爱自己、爱家人、爱朋友、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爱人类、爱地球!从而热情待人、利他付出、舍弃自我、为公天下,动态的爱。 李虹老师以自己去梦花街买馄饨时的经历,告诉与会嘉宾,当一个人能真诚地奉爱、为别人付出和服务时,老天也会善待他。 3)笑 笑与孝 现时代最好的孝,不在于给予父母钱多少,父母得到物质上的享受而精神却匮乏,不是真正的孝。真正的孝是对父母发自内心的爱,是用时间去陪伴父母,是让父母学会笑,常常笑,笑能使全身细胞绽放,生命逆生长,自然就健康了。这是李虹老师从自己的妈妈身上悟到的道理,她说,自己的妈妈是个很有情绪的人,爱生气,常常抱怨,说话都是不耐烦的,当她闭上眼睛观想妈妈时,发现妈妈总是紧缩眉头,于是她尝试劝妈妈练笑,妈妈照镜子发现自己真的是完全无意识地皱眉和满脸怨气,就开始常常提醒自己笑,于是从不自然的笑到发自内心的笑,妈妈真正收获了开心。而妈妈可爱、由衷的笑容让李虹老师感动流泪,看到妈妈的笑容,比什么都高兴。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外面工作紧张、劳累,回到家,看到天真活泼的孩子,就会把一切忧愁和辛苦忘记了,孩子是我们的安慰。当我们渐渐有了年纪,孩子也大了,我们的父母老了,常常笑,笑能使全身细胞绽放,生命逆生长,自然就健康了。发自内心的笑是一种喜悦,那样的笑是真诚的、无关年轻年老,无关貌美还是不美,都能感动别人,由此感慨生命的美好。笑是情绪的克星。 4)学会柔、学习忍 5)发现美、欣赏美 6)琴棋书画陶冶情操 最后,李虹老师如是总结,培养情绪控制力最重要的方法是:诵读道德经、感悟五千言、修心炼淡定、修行贵在行! 道德经学用分享 分享会下半场依旧由张翼老师主持,承接上半场李虹老师的主题分享,她说,情绪是一种负能量,它的外在表现就是影响一个人的“相”,而内在的影响,就是会阻碍气血、经络的通畅,从而造成了很多心因性疾病。所以要懂得世界万物的本性、生命之花本来就不同的道理,学会控制情绪,让开不争。而12字箴言则是情绪的速效救星丸。她建议嘉宾们在随身的包里放一本道德经,当困难来临,情绪来临,不知所措的时候,拿出道德经,随便翻开任意一章,就能通过阅读道德经感悟觉知。她以大卫霍金斯的能量级别论,告诉与会嘉宾,国外科学家已经通过前沿科学证明了中国人的无穷智慧,所以学用道德经的人是幸福的。 吴丽娜总经理(常熟) 吴丽娜老师回想起自己学用道德经以前,内心急躁,容易发脾气,控制情绪的能力很差,身体、家庭关系都亮起了红灯,特别是与儿子。那时在她的眼里,儿子的脸上整天是双眉紧锁,眼睛就像老虎的眼睛,以至于她看到儿子内心总是恐惧,很怕和他二人相处,一不小心,儿子就要和她翻脸,大吵大闹,最长的一次,和她闹了两个小时。学用道德经后,她回顾自己过去人生的,发现自己完全没有情绪控制力,没有微笑,就像一个“怨妇”,她也意识到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正是自己的急躁影响了儿子,其实自己的眼睛也和儿子一样时常因发脾气而怒目圆瞪。打开了多年的心结后,她与儿子相互鼓励,相互成长。今天的她已经能洋溢着灿烂的微笑,因为在道德经中吸收到了满满的爱,让她明白了爱是化解生命中一切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此生的地球之旅就是来学习爱、践行爱、成为爱的。 吴丽娜老师还谈到学用道德经后,即使遭遇公司重要高管的突然离职,她也能从容应对,将措手不及和怨怼难受的负思维转化为深深地感恩与祝福。之后没几天,吴丽娜老师还遇到了一起重大的交通事故,在开车送孩子上学的途中,被一辆白色轿车从左测飞快撞到。那个瞬间,她非常淡定,没有半点的恐慌,虽然急刹车已刹不住,车停下来时,车里都在冒烟,两个气囊也全部弹了出来,但当她和先生孩子从车里出来后,三人毫发无损,而对方的车子虽然损伤也很大,但五个人也都没有受伤。能如此幸运,她感恩大道,感恩老天的庇护!从公司的问题,到车祸的经历,她真正用感恩、祝福去顺从、谦卑、纯洁、忍耐、接受的方法论去面对,她感觉内心那么通达,送出去的感恩与祝福又真正的回到了自己的身心,生命从此得到了身心灵的重生。 最后她告诉与会嘉宾,要放下大脑的评判,用好自己心灵,不但要接受考卷,而且更需要拥抱考卷,因为考卷是用来提升我们心量的,是来提升我们慈悲与智慧的。 蒋文德老师 蒋文德老师说,李虹老师的主题分享内容系统丰富,道理发人深省。同时,他指出,情绪是内在情感的对外宣泄,本身是中性的词,但生活中,往往用来特指负面的情绪。而生活在世界中,对外有交流,总要把内在的情感表露出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本质上还是要修自己的内在的品质,是怎么去觉知,当觉知了,就获得了情绪的控制能力。 蒋文德老师以自己在职场上上下级间发生的一个小故事,从一个“点”分享了自己对培养情绪控制力的理解。他说,有同理心,对真正处理好上下级关系颇有裨益。同理心非常重要,即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换位思考。很多愤怒和生气的情绪往往是自己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如果有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情绪的控制就会容易得多。 蒋文德老师的智慧分享滋养了天河读书会的团队和学用道德经的朋友们。 项东会长 项东会长谈了自己对培养情绪控制力的体会,他说,内在品质和情绪控制之间息息相关,他用“触景生情”来形容每个人应对不同的场合的不同反应。他向与会嘉宾分享了自己的一次ATM机取钱经历和由此的一点体会:正因为他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他的一谦让和事后的一提醒,反而让那位插队的妈妈在儿子羞愧的样子面前醒悟到自己的错误,他从自我情绪的控制实现了向正能量的一种转化。 此外,项东老师提出心理学的“标记法”,他告诉与会嘉宾,当和别人在一起时,如果产生了负面情绪却来不及翻阅道德经,可以通过一些标记行为来是自己意识到问题,从而及时控制住情绪,比如文化城的串珠,当心中有怨就换手;又或者在生气时,扇扇子以稳定情绪,提醒自己。这就像是情绪的开关,是一种控制情绪反应的方法。 王琦导演 王琦老师和大家分享了他一次做张江音乐类型节目的经历,他说,那一次是临时接到的活动,他是去救场做导演的,由于前程没有参与,自己对节目的很多细节都不知晓,原本临时接手的时间已经很紧张了,可演出前三天又收到了主办方要加更多的音乐的要求,常规这是需要至少一周来处理的。因为担心辜负自己的团队和委托人,他心情很焦虑忐忑,一直想发火,好在与李虹老师通电话,她劝解自己“一定不要太毛躁,要静下心”,才克制住了要爆发的情绪。终于辗转找到了可以负责这个音乐的女孩,替他解了燃眉之急,他却发现这个女孩恰巧是他当年当兵时带过的一位新兵的太太,这让他回想起自己当兵年间,学校老师曾对他说:“很多老兵都喜欢欺负新兵,可如果你不欺负这些孩子,若干年后会有回报的”,他认为这也许就是自己的福报,与人为善,也是一种积福积德,他把这份感恩放在了心里。 王琦老师还说,他从小就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向,想让更多的人喜欢自己,也把自己的学识带给别人,听了今天的分享后,他许诺一定尽力把情绪控制做到最好,把更多的微笑带给别人! 钱志坚教授 钱志坚老师说自己平时不太生气,但有一次真的发了大火,源于他找租车车队想拿回落下的手机时,接电话的工作人员不明就里的责问,说他没有逻辑,这让身为数学系教授的他非常生气。后来他阅读道德经第8章,从“夫唯不争,故无尤”中得到了领悟,并结合了自己数学专业中“公理化体系”的道理去理解“不争”:都不在一个公理上,怎么会吵出结论?很多时候,没有必要去争,因为没必要去说服人家,也说服不了,对方也不是自己的学生,又不用去帮他上课,他这样想后就释然地笑了。 每个人都种自己的责任田,生命之花就能绽放得更加美丽。连老子道德经中都会说,是这样吗?或许吧!也许吧!老子都持有这种疑问的精神,不能肯定自己所说的都是真理,那我们又如何能认为自己所坚持的一定是对的呢?所以不用去争。 陈尚云董事长 陈尚云老师分享了他控制情绪的例子,身为“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和“上海市慈善之星”,他除了鼓励在美国读书的儿子行善学德,还是两家公益组织的副理事,此外他对接帮扶了两个困难家庭的孩子,并着重提到了其中一个小女孩,父亲常年疾病过世后,母亲独自抚养她,虽然家里困难,但却坚持不向社区居委要求补助,孩子的母亲说不希望孩子因此抬不起头。她们家很小却整理得非常干净,墙上挂满了女孩的奖状,还有她写的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陈尚云老师说,物质上的资助是有限的,可能还会造成一种依赖性,自己选择帮扶这个女孩,正是因为他从女孩身上看到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最后,他表示天河读书会这个平台太好了,承诺以后会经常参加。 张企琴老师 张企琴老师说,自己在来会场的路上不慎摔跤,她想大概是自己过去疏于参加分享会活动,所以上天要让她通过这种方式膜拜一下道德经的伟大智慧,也许自己近期的一些不顺就随着这摔的一跤过去了。虽然是第一次参加分享会活动,她这种乐观的想法正与道德经的智慧不谋而合,即相信一切的发生都是好事。 针对“争与不争”,张企琴老师有自己的经历和看法。去年7月,她在上医院做了一个门诊小手术,可是不久之后的单位体检,她发现这个手术没有做。当她带着检查报医院时,他们对此不予承认。因为她是上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监督员,便想通过这件事情看看医疗机构对这类纠纷的处理机制,所以她没有动用自己的人际关系,而是以一个普通市民的身份向医调委寻求解决,可在几次三番的联系和漫长的等待后,得到的结果依然是:不承认。至此,她决定动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写信给上海市卫生局后,该医院院长接到了上级打的电话,事情三天就解决了,解决方案依照她的几点要求:承认错误、赔礼道歉、批评教育、完善机制,最后才是赔偿,她说,医院对这件事有个触动,医院赔偿的钱捐给了上海医疗慈善基金会。在追讨说法的过程中,张企琴老师说,几次电话联系自己的态度都不算好,但放下电话后,她告诉自己,不要生气,这只是在实践,只是在推动一件事,好让平民百姓不至于投诉无门。 张企琴老师的这种“争”是抱着公益之心的争,就是有德之争,“国之利器”,不轻易示人,可需要争的时候,就要勇于去争;而“兵者不祥之器”,到了一定程度,达到效果就收兵了,这是她的“不争”。 王雪飞总经理王雪飞老师说,自己是个反面教材,与老婆刚结婚时,因为发火把家里的东西都毁掉,砸掉,以后每年总会有一次因为一些小事较真、转不过经,同样砸东西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他说,他从阿Q精神中,体会到,人生就是在画圆圈,从出生开始走,到最终归零,今天听了培养情绪控制力的主题分享后,他希望自己以后再画人生圆圈的过程中,手不要抖,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把生命之圆画得圆一些。 瞿仁明总经理(常熟) 瞿仁明老师从身体的健康出发,谈了自己学用道德经后的改变,在听了“不吃晚饭能有利治百病”后,他坚持实践,体重减轻了,原来检验单上21个向上的箭头通过4个月完全恢复了正常,原本他有慢性结肠炎和半月板损伤,辟谷后,慢性结肠炎好了,身体减轻后,半月板也慢慢恢复了。他说道德经第50章写到“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原来的自己可能就是这“人之生动之死地”的“十有三”,而学用道德经后,自己的生命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切身感受到,很多心因性疾病能通过自己的情绪、心态的调整而康复,他说,自己现在有一个志愿,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在这一生影响个亚健康的人,让他们通过学用道德经智慧恢复健康。 范梅香总经理(常熟) 范梅香老师作为学用道德经“锦上添花”的典型被邀请上台分享,她说自己其实也曾有“累”,她谈到自己的累是在教育儿子上,因为希望儿子能尽快接自己的班,而经常和儿子有冲突,交流起来时常感觉有断层、有代沟,一天到晚在这件事情上伤透脑筋。在去泰国文化城学习道德经后,她学到了“一切自己创造,创造自己一切”,赵妙果老师的道理启发了她,她开始思考也许自己身上也存在了一定的问题,比如对儿子的态度等;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不应该强行以自己二十几年来的经历去苛求孩子一下子领悟。于是她将两个儿子带到了文化城,效果显著,儿子们明白了30岁以前的命运是父母给的,30岁以后的命运是自己创造的,主动要求订立愿景目标,有了自己宏愿。而范梅香老师也开始以鼓励儿子为主。看着儿子从调整自己的作息习惯开始,能够准时上班,按时下班了,她倍感欣慰。她懂得了,父母不要自己太强大,要让孩子强大起来,让孩子多承担,成为父母的柱子。以儿子自己运作合伙人体制开分店为例,当店长储备人手不够,新店开业即将面临没有店长的尴尬时,她没有再像过去一样跳出来自己做指挥官,而是由儿子和媳妇自己出来担当,他们自己当店长,反而通过这个经历走到了第一线,收获了很多基层的宝贵经验,为建立管理系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范梅香老师说道德经智慧的学用改变了自己的思维,现在的她放手让儿子去做,去磕磕碰碰,发现其实儿子很优秀,过去是自己的问题,是自己一直去找儿子的问题。她觉得自己能静下来了,第一次去文化城时,还被称为“范大将军”,现在的她却想做个“柔美女人”,她相信,处柔处弱后,家庭会更美满,事业会更顺利! 杨乐主任 杨乐老师说自己是第一次参加读书会的活动,是来学习的,很高兴能通过探讨分享结识新朋友。他说自己是控制情绪的反面例子,脾气急躁,以前从事动漫行业时,面对缺乏服务意识的很多80,90后,自己总会着急发火却于事无补。随着年龄的增长,脾气相对缓和了,也感悟到了很多事情要换位思考。他表示,自己虽然工作很忙,但以后会尽量保证参加天河读书会的活动,和大家一起做分享,共同提高。 分享会的最后,主持人张翼老师总结道:这个下午有了满满的体会和收获,李虹老师从培养情绪控制力出发,和大家分享了学用道德经时收获的智慧,上海读书会的老师们路远迢迢来到常熟分享自己的智慧故事,而常熟道德经学用的爱好者们也都有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通过道德经学用得到的智慧点,希望上海读书会的老师们能多来常熟,可以每次给大家上“不同的菜”。 她说,学用道德经,德厚了,心量增强了,爱的力量也会提高。其实“外面”没有别人,只有我们自己,我们遇到的人和事都是人生中的一份份考卷,只需要认认真真地以现在的德行和能力去做这份答卷,看看自己能得几分,然后通过学用道德经的智慧不断地去提高自己的德行,就能实现自我的完善。 当镜子放到十米远,是看不清自己的脸的;当镜子放到自己的面前,就能看清自己脸上的黑斑、皱纹,所以要懂得家人、朋友、同事,这些亲密关系,这些身边的人都是镜子,如果在关系的处理中已经没有情绪了,能量等级也就提升了,爱与心量也提升了,德厚了,人自然也健康了。当我们自己有心灵的力量,当我们的细胞能自己运作清理身体中的垃圾,我们就能收获健康。学用道德经是健康、快乐、幸福的路,希望在座的嘉宾都能带着满满的正能量微笑,因为微笑是最好的,微笑让智慧开,让身心灵和谐,如此,哪怕有时遇到“刮风下雨”,只要用正能量的心去应对,去感恩,生命就会越来越轻松! 最后,张翼老师说,未来能拯救世界不是武器,而是东方文明,是伟大的老子道德经! 晚餐合影 夜幕降临,万物浸润在一片夜色中 10月30日 山景茶室,品茗畅谈 精彩花絮 30日午后,返回上海。天河读书会第八届《道德经》学用公益演讲分享会暨金秋(走出上海)道德经学用公益活动圆满结束! 如果不能改变风的方向,就要想办法调整风帆;如果不能改变事情的结果,就要学会改变自己的心态。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做情绪的奴隶,使一切行动受制于情绪。负面的情绪会影响人的应对和认知,造成错误的判断和严重的后果,于人不利,于己不利,甚至影响到自己的家庭与事业。所以,当情绪降临,要马上觉察觉知,学做自己思想的指挥者,接纳并拥抱情绪,明白所有的不舒服都是来扩大我们的心量的,我们无法控制别人,但可以掌握自己! 学用道德经智慧,培养情绪控制力,当一个人能成功驾驭自己的情绪,当他充满热情、慈爱,做到宽容、不争的时候,他的能量就会无比强大,和谐和温暖便围绕着他,健康和财富也陪伴着他,幸福的笑容会时常在他的脸上洋溢,爱与喜悦将始终在他的心间萦绕! 白癜风医院那里比较好怎样防治白癜风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naw.com/kjscys/837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