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MRI检查的普及和对膝关节疾病认识水平的提高,儿童及青少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病例比较常见,但主要集中在外侧半月板,特别是外侧盘状半月板的诊治,关于内侧半月板损伤的病例报道较少。我院年6月收治1例4岁8个月龄儿童内侧半月板撕裂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患儿男,年龄4岁8个月,因摔伤后右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45d住院。患者家属诉说患儿骑滑轮时不慎摔伤,当即关节疼痛、肿胀,可站立,但无法正常行走,休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石膏外固定4周后仍疼痛不适,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入院查体:去石膏托,右膝关节轻度肿胀,局部皮温正常,关节活动度0°~°,内侧关节间隙压痛(+),股骨内髁压痛(-),过屈试验(+),屈膝20°外翻应力试验Ⅰ度,麦氏试验检查不配合。MRI提示关节内积液,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内侧副韧带损伤(图1)。入院诊断:右膝内侧半月板撕裂、右膝内侧副韧带损伤。 积极完善术前相关检查,无手术禁忌后,在全麻下行关节镜手术。患儿仰卧位,常规消毒,铺防水敷料,再次检查屈膝20°外翻应力试验Ⅰ度。取髌前内、前外侧入路,使用直径4.0mm、30°关节镜镜头。3.5mm刨刀刨削清理视野及工作通道,镜下见关节滑膜正常,软骨正常,助手外翻外旋膝关节显露内侧间室,内侧关节间隙稍增宽,但Drive-through试验阴性,内侧半月板后角纵裂约25px裂口(图2),探针探查到半月板体内有层裂。冲洗视野,打磨裂口及周围滑膜,在纵裂两端用Fast-Fix垂直缝合1针,关闭裂口。电凝止血,缝合切口,棉垫加压包扎,石膏托外固定。手术时间20min,出血5ml,麻醉满意,患儿安返病房。 术后鼓励直腿抬高及足踝功能活动,膝关节局部冰敷72h,术后3d改为长腿管型石膏(不包足踝)屈膝15°外固定,切口处开窗以利换药,观察无石膏卡压情况后出院。术后3周去石膏外固定,逐渐屈伸膝活动。术后3个月随访,无疼痛不适,已负重行走,关节活动度0°~°,浮髌试验(-),关节间隙压痛(-),过屈试验(-),麦氏试验(-),屈膝20°外翻应力试验(-)。术后4个月右膝再次撞击硬物,疼痛不适,休息3d后疼痛缓解,活动不受限;复查MRI提示关节少量积液,内侧半月板部分愈合(图3)。 讨论 半月板损伤在儿童膝关节外伤疾病中较为多见。8岁以下儿童正常半月板撕裂的情况极少出现,大多数关于儿童半月板损伤的报道为盘状半月板损伤。5岁以下幼年儿童内侧半月板撕裂的报道极为罕见,年Volk和Smith最早报道1例5岁儿童内侧半月板桶柄样撕裂,年Saddawi和Hoffman报道1例最年幼患儿(4岁女孩)半月板撕裂,此后幼儿半月板撕裂的报道也多为个案,国内报道很少。 由于儿童半月板血供好,外固定保守治疗多能取得较好结果。黄华扬等报道6例14岁以下半月板损伤(非盘状半月板),镜下诊断5例为桶柄状裂,1例为后部斜裂,未予缝合破裂损伤处,术后石膏固定于屈膝30°4周,第5~12周非负重下膝关节功能锻炼,3个月后逐渐恢复负重锻炼,6例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临床优良率为%。本例患儿经5周石膏外固定治疗后,MRI提示内侧半月板撕裂无愈合迹象,而且伴随关节疼痛症状,关节间隙压痛且过屈试验阳性,提示保守治疗未见明显好转,故选择手术治疗,切除或缝合修复半月板。 与成人手术相比,幼年儿童多采用全身麻醉,术中体位要顾及麻醉机和关节镜管线的距离,避免麻醉管路牵拉或关节镜管线冗余有碍操作。幼年儿童关节腔小,置镜时突破感不明显,可先在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扩充关节,以免反复置镜损伤软骨。儿童膝关节镜手术多为2.7mm镜头,选用3.5mm刨刀头,我们认为4.0mm镜头也适用于4~5岁儿童膝关节,但术中需要轻柔操作,尽量避免镜头进入关节内外侧室,由于儿童关节囊及周围组织松弛,较成人能更好地显露内外侧室,为镜下操作提供了便利。如果有直径更细的刨削刀或弯头刨削刀,手术操作会更加便捷。 目前,关于幼年儿童半月板损伤修复的文献较少,多为个案报道,近期临床效果满意。Bloome等随访1例术后17个月可以完全恢复活动,1例术后1年随访关节检查结果正常。Shea等报道1例内侧半月板桶柄样撕裂患儿术后12个月关节功能检查正常。我们随访3个月,无疼痛不适,已负重行走,无明显关节肿胀,半月板相关的体格检查均未见异常,提示半月板临床愈合,术后4个月MRI提示半月板部分愈合,仅伴少量关节积液,表明对于幼年儿童半月板撕裂的治疗,手术处理较保守治疗更为积极,半月板损伤的愈合更为确切。 来源: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年6月第15卷第6期 作者:第四医院骨科王迎春 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白癜风专治白癜风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好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