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白斑圆梦征程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1014/11153079059.shtml< 在上次采访中,医院中医经典科主任郗洪滨,为大家讲述了自己的学医之路。中医,在他眼中,一直是一门“关于生命智慧和生命艺术”的学问。那么中医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能让人为之着迷?郗洪滨通过多年的探索,为大家解答“究竟什么是中医”,让我们从谈话中来洞察一二。 把脉问诊对症开方 “只会动手正骨、针灸还不够,还得会把脉开方,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否则也不符合老百姓对传统中医师的形象。”郗洪滨风趣的说到。 在一次机缘巧合下,郗洪滨加入了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脉象研究委员会,现在担任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郗洪滨是个爱动脑子的人,学什么都很专心,他十分珍惜能与世界高手切磋学习的机会,虚心求教,收益良多。脉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大体可以分为宏观脉学与微观脉学。把脉可以感知人体脏腑气血的运转状态,郗洪滨感叹脉学世界的神奇,他重点研究了宏观脉学。 为师父曾仕强教授讲解中医脉诊原理 五脏气血通行于脉而作用全身,气血脏腑发生病变,脉往往先受影响,有时疾病还没有显露出来之前,脉就有了变化,诊脉可以预知将来必患之病。郗洪滨凭脉像,曾经精准预测了某位知名人士的心肌梗塞时间而名声鹊起。郗洪滨却说这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脉像也只是一个诊断手段而已,治疗诊断是一体的,医治病人时,一定先为他切脉后,才去能医治。知道脉象,方子便出来了。 说到开方,郗洪滨悟出了一个学习方法——要用读经的方法来学习。“黎明即起诵精典,挑灯夜读觅新知。”像和尚念经一样不断重复中医经典,锻炼语感,打基础,熟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经典片段必须背诵下来,尤其方剂组成。 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马建中讲解一气周流理论 其中,郗洪滨很推崇黄元御的《四圣心源》,一气周流的思想,对其诊疗思路影响颇大。有一位患者腰痛反复发作20余年,加重伴下肢疼痛麻木1月余,西医诊断:1.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滑脱,2.脑梗塞。郗洪滨认为西医病名只是表象,肝肾亏虚,气血失调为本,随即筋骨同治,气血同调,加之其中风筋脉不通,治当补益肝肾,调理气血为主。基于“调补中焦,一气周流”理论,运用中医传统疗法,针、推、药三管齐下,仅四次而经络畅达而麻木休止矣。 大医精诚医者仁心 “从第一次见到郗洪滨,到后来多数次的接触,感觉他的确与众不同。为人谦和的态度,温文尔雅的举止,一下子拉近了与患者的距离。” 多年的行医经历练就了郗洪滨过硬的医治本领,由于医德高尚,全国各地经常有不少患者慕名前来诊治,其中不乏省部级以上领导及上市公司董事长。他始终铭记“悬壶济世”的训诫,在看诊过程中,视每位病人为亲人,对待病人态度和蔼。 患者孙某某曾因“憋喘反复发作12余年”就诊于各大医疗机构,予以硫酸沙丁胺醇吸入剂等药物治疗,疗效欠佳。郗洪滨对该案例的针灸选穴治疗过程中,始终遵循此培土生金的中医治疗法则,将针刺、手法结合为一体,双管齐下。患者在针灸治疗一次后症状体征几近消失,西药已停用,日常活动正常进行,后期随访未见复发,临床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郗洪滨常说,做中医要以“诚”为本。每一个学医者,都要有一颗谦善好学的诚心。对前人留下的经典医籍,要诚意研读领会,到了学成行医的时分,更应该以诚为本,以热忱之心对待患者,竭尽全力地为患者解难。 传道授业回归中医本原 “中医当然需要创新,但问题是我们连继承都没做到。简单地认为近世的东西就是先进的,这十分的浅薄。” “慢郎中”是绝大多数人对于中医的印象。其实,中医对急性病诊疗具有非常大的优势。比如疼痛,辩证准确,针灸可以快速止痛。曾经有一位患者膝关节内侧疼痛,上下楼梯困难,经过检查,郗洪滨发现痛点是在足厥阴肝经上。郗洪滨就顺着足厥阴肝经,在患者小腿部位找到了一个非常痛的点为其扎了一针,拔针以后,患者再次走路时痛感消失了。针起针落间,就迅速解除了患者的病痛,这就是中医精准治疗的魅力所在。 但在西医广泛普及的今天,中医似乎正渐渐式微,许多古老的学术思想和诊疗技法濒临失传,而这也正是郗洪滨最焦虑的事情:“虽然中医也要与时俱进,但是一定不要脱离传统。掌握这些技艺的人越来越少了,宝贵财富需要有人来继承、整理、挖掘和提高。医院有位护士长的父亲,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上下楼梯与走路困难,骨科认为需要关节镜治疗,她打电话给我时,我正在临床带教,给学生讲传统针灸,讲到了九针各有所宜,我就让她带老人来找我。通过简单检查与辩证,诊断为筋痹症,遂选取员利针,只在环跳穴一针,刺入针感传导至小腿,随即出针,前后不超过一分钟,在学生们的惊奇中,护士长父亲即可自由上下楼梯,几无任何不适。本来要手术的,用传统针灸,在如此短时间内竟健步如飞,学生深深地被震撼,他们也对传统中医建立了自信。” 在国粹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的今天,作为岐黄学子,要身在中医,更重要的是心在中医。中医人更应该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通过师承相传培养优秀的中医人才,做好“承接岐黄薪火,继承中医衣钵”的工作,才能让中医精髓世代相传。 中医药为世界人民解决人类疾病贡献了很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医文化的传播发展仍需要不断地努力。经历时间的磨炼和岁月的沉淀,相信将来中医文化必将得到更广泛的认可。 参加博鳌亚洲健康论坛 中医对于郗洪滨的人生影响的非常大,很多人在一个行业做久了可能会产生疲劳和厌烦,但是他却对中医情有独钟,历久弥新。出诊看病,做学问,坚持习武……中医赤子郗洪滨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古中医的情怀一直在。 郗洪滨的上下求索,问道中医,很好的诠释了“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求进经历。也许只有遍览群峰,方觅得心中本宗,见证中医。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naw.com/kjscyf/169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