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出诊时间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147810.html “学习型”政委 “打仗型”政委 “实干型”政委 “暖心型”政委 …… 在火箭军某导弹旅,谈及旅政委李保国,官兵纷纷为他点赞。 近日,记者深入该旅和李保国曾任职政委的某团采访,伴随着一则则生动的故事和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一个“最美政委”的形象更加鲜活地呈现。 入伍22年,李保国先后在3个旅团级单位、9个机关和基层岗位淬火历练,连续任营、团、旅三级政治主官,荣立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 任教导员,他带的营队被中央军委授予“军事训练模范营”荣誉称号。 任团政委,他带的团队连续5年被火箭军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3次荣立集体三等功,团党委被火箭军评为学习型党委、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党委。 任旅政委,他带的旅队开创火箭军“当年组建、当年成旅、当年基本形成独立测试操作能力”的先河。 李保国是沐浴党的创新理论阳光成长起来的基层部队领导干部。无论岗位怎样变化、职务如何升迁,他始终让党的声音成为军营基准音、最强音,自觉将习近平强军思想作为成长的“第一营养剂”、追求的“第一导向标”、发展的“第一动力源”,把“看齐”视为“第一号令”,把“紧跟”作为“第一标准”。 李保国形象地说:“习近平强军思想对发射号手来说就是‘点火按钮’,对驾驶员来说就是‘方向盘’,学习好、践行好是天大的事。” 他探索创新理论武装“三步九法”、理论学习“四位一体”制度机制和主题教育“一课三讲两配合”等成果,绘制12张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强军思想思维导图,开展“阅读阅好”学习推介活动,带领班子成员和官兵真学笃信、真学实干,成为习近平强军思想忠实的“播火人”和忠诚的“领跑者”。 “始终肩扛打赢这座山,时刻等待出征这道令。”李保国常说,理论武装的起点是信仰、落点是实践,对一支部队、一名军人而言,学习践行习近平强军思想最关键的就是要能打仗、打胜仗。 当团政委时,他参加基地导弹专业比武,几十分钟“问不倒”,连续4年被火箭军评为军事训练一级个人。 他与团长张增辉率领部队开展“型型互补、组组独立、站站通用”训练改革,探索出“单型多发连续装检”“多路同时输送”等30多项新战法,创下火箭军部队实弹发射弹头装配输送多个“首次”纪录。 担任旅政委后,面对全新的导弹专业,他虚心拜官兵为师,办公室密密麻麻挂满电路图,模拟操作室成了他潜心练兵的沙场。 短短几个月时间,他便掌握某型导弹专业原理和操作规程,带领“首长机关第一班”熟练完成全流程测试操作。 “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 “没有!” “还有什么要求?” “请求赋予发射任务!” 每逢上级领导来单位检查调研,与李保国总会有这样一番对话。 旅长马赜说:“李政委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敢打必胜、笑傲沙场的血性担当。” 任团政委伊始,团党委“一班人”参加部队组织的专业技术大会考遭遇“滑铁卢”。李保国的胸膛里燃烧起一团烈火,在全团官兵面前叫响“看我的”。 半年后,团党委主动申请复考,最终以班子成员人人精熟专业、团队90%的官兵成为“一岗多能、多岗兼通”型号手的优异成绩,打了个漂亮翻身仗。 跑第一棒,打第一枪,投第一弹……李保国始终用“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还得有血性”激励自己、感染官兵。 去年8月,部队开展群众性练兵比武,他膝盖有积液外加半月板损伤,面对官兵劝阻却婉言拒绝:“这点小伤就打退堂鼓,将来打仗何以赴汤蹈火?” 他带伤上阵,夺得政工领导类别总评二等奖。受他感染激励,旅队参加比武的政治干部全部获奖。 “领导守护精神家园,部队才能海晏河清。”李保国牢记统帅“实现强军目标,基础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的谆谆教诲。 当上旅团主官后,第一时间向官兵公布自己的电话号码,随时随地解惑答疑;在强军网上开通“政委信箱”,每天浏览,每信必复,从不让问题过夜;办公室随时“开门办公”,官兵随到随进,有疑必答,有难必解,从不让官兵失望。 旅队新组建,他第一次主持常委会便立下铁规:不准吃请请吃,不搞庸俗交往,不准以权谋私。 两年多来,研究使用干部、转改士官余人次,没有一封告状信。 当“班长”严格要求,当“家长”更是铁面无私。从担任团政委开始,他便郑重为家人立下3条规矩:不准插手涉军事项,不准帮人牵线搭桥,不准接受礼品宴请。 不少人评价李保国古板固执,不懂变通。他听了淡然一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把作风形象立起来,带兵打仗就会溃不成军!” 作者:陈海军、冯金源、苏政 摄影:潘槿、刘王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naw.com/kjscyf/1570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