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非常著名的心血管专家这样说:出一个上午门诊看30个患者,其中大约5个需要手术,12个需要保守治疗,剩下的需要回去观察。主动脉堵塞不超过50%,如果没有明显症状,是不需要治疗的,规范改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就可以。

心脏主动脉是人体最大的血管,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可是就是算堵住了一半,甚至还不需要治疗。你是不是觉得很吃惊呢?可是事实就是这样!您也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这样专家说:如果在规范生活方式运动的情况下,还是可能会逆转的,就是堵得更少,这样当然以后就不用手术了。

但是,问题就出在很多患者回家后只是观察,而没想到怎么规范自己的生活方式,想想堵塞的原因是什么?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堵塞越来越多,最后不得不手术!

那么,为什么堵住了50%后很多人竟然没有感觉出不舒服呢?这就是我们人体的自我修复调整能力,随着人的年龄增大,各个器官必然会出现一些退变老化,看得见的皮肤的松弛、力量的变小,头发的脱落。看不见的胃肠功能减弱,肺活量变小。同理,血管也会变脆、狭窄、堵塞等。

我以此来类比膝关节病,很多患者看到半月板损伤后无比惊恐。可是大家想想,半月板在18岁发育成熟后,随着年龄增大,也会老化,比如韧性下降,水分含量降低,开始有磨损。

所以你年龄大些后,半月板不可能跟时一样,用得越多,活动越多,干活越重,磨损越多。我们做核磁所显示的损伤,多是磨损,所以什么一度啊,二度啊,根本没什么可怕的。

所以说核磁显示是参考,你要看症状是否跟显示的损伤有关系。怎么判断呢?就是结合病因、症状、体征、年龄、职业、运动习惯等。

比如说昨天一个朋友留言:49岁,上个月走了两万步,膝关节疼痛,一做核磁,半月板三度损伤,关节腔变窄,是不是该做关节镜呢?

这不很容易判断吗,走路多了怎么会半月板损伤呢?很显然是原来就有的磨损。走两万步能够关节腔变窄吗,就是原来退变的啊。疼痛呢,就是走多了劳损,年龄大些了,自我恢复能力下降,所以形成了炎症。要是年轻时,就是走多了疼痛,休息几天就会好。

但就是这么简单一个事,做核磁后问题就大了,就开始大动干戈,吃氨糖,打玻璃酸钠,甚至有的核磁显示三度撕裂,什么到达关节面,还要做关节镜。

这就是小题大做,不分析疾病,不了解人体的规律,不洞晓疾病的原理,就是把小病搞成了大病,患者还惶惶不可终日!

我感觉那位专家非常优秀,原因如下:

第一,一天看30个门诊,并不是说来者不拒,只看一个检查结果。这样就有时间分析患者的病情,就会告诉患者应该怎么做;

第二,他指出了不同检查结果对应病情的处理方法,尤其是对于不需要手术的,应该如何治疗,如何预防,而不是让患者消极的坐以待毙。

尤其是我说的第二点,有的膝关节病患者不严重,到医院看了后,简单一句回家静养休息了事,可是这样下去,患者的病情加重,那我就再给你手术!这怎么可以呢,如果最终的归宿都是手术,那还治什么?养什么?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naw.com/kjsczz/166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