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奉上一套「胫骨平台骨折」自查题,一共7道,看看你能答对几题吧! 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症状:患者伤后出现膝部疼痛,膝关节肿胀和下肢不能负重等症状。 体征:胫骨近端和膝关节局部触痛,出现反常活动,偶尔可触及骨擦音和骨擦感,骨折移位严重时可触及骨折断端。膝关节主动、被动活动受限。 多由垂直暴力所致,涉及关节内骨折,累及膝关节负重面,易致膝关节力线改变、关节畸形、关节功能障碍。 由于胫骨平台内外侧分别有内、外侧副韧带,平台中央的胫骨粗隆上有交叉韧带附着,平台上有内、外侧半月板,因此胫骨平台骨折常合并半月板、韧带等损伤。 胫骨平台骨折的并发症有哪些? 高能量损伤所致的胫骨平台骨折可合并: 神经血管损伤 筋膜室综合征 深静脉血栓 软组织挫伤 挤压伤和开放伤 内外侧半月板损伤 前后交叉韧带损伤 内外侧副韧带损伤 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型是怎样的? I型:外侧平台劈裂骨折,无关节面塌陷,多发生于年轻人,约占15%; II型:外侧平台劈裂,关节面压缩骨折,约占23.2%; III型:外侧平台单纯压缩骨折,压缩常位于关节中心部分,约占14.5%; IV型:胫骨内侧平台骨折,常合并膝关节脱位、血管损伤,约占14.5%; V型:双侧平台骨折,由高能量暴力损伤所致,易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约占12%; VI型:双侧平台骨折加胫骨干与干骺端分离,常合并膝部软组织严重损伤、筋膜室综合征和严重神经血管损伤,约占20.8%。 不同类型如何选择有针对性的方案? 对于稳定骨折,如果关节面塌陷小于5mm,采取非手术治疗,应用石膏或支具固定,延迟负重;如关节面塌陷在5-8mm,是否手术取决于年龄和膝关节活动的要求。 I型:移位明显者,切开复位后用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或支撑钢板固定,保持关节面平滑和恢复侧副韧带张力。 II型:切开复位,恢复关节面平滑并植骨。 III型:若骨折块塌陷明显或膝关节不稳定者,应切开复位,撬起骨折块,在骨折块下植骨、钢板内固定。 IV型:伴骨折塌陷合并交叉韧带损伤,应切开复位恢复平台的平整及交叉韧带张力,或重建交叉韧带。 V型:应切开复位,用钢板、螺栓或松质骨螺钉固定。 VI型:切开复位,胫骨平台解剖钢板或T形钢板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原则是? 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以恢复关节面的平整,韧带的完整性及膝关节活动范围为目的; 骨折要力争解剖复位; 修复塌陷后缺损处植骨; 修补各类断裂的韧带,避免创伤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 远期目标为关节功能完全恢复。 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复位固定怎么做? I型骨折:关节镜检测骨折面情况下推挤、复位移位的骨折块,骨折块不稳定则可将骨块临时用克氏针固定,然后在关节镜视野下利用松质骨螺钉将移位骨块固定于解剖位置。 II~IV型骨折:先手法触及骨折线,在骨折线下方行微创切开,然后在关节镜视野下将骨折块复位,见大体位置回复后,在骨折线下方微创切开后骨皮质开窗,在关节镜视野下利用顶棒进行顶冲直至见塌陷关节面纠正,然后行打压植骨,然后采用外侧支持钢板内固定。 V型骨折:在关节镜视野下先将一侧骨块复位,临时采用克氏针固定后,再将对侧骨块复位后,松质骨螺钉固定或内外侧支持钢板内固定。 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优势? (1)对机体的微创是最突出的特点。可视情况下尽量缩小机体切口,降低了关节腔内感染的几率,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通过适当康复治疗,最大程度保留了关节功能。 (2)关节镜操作系统可以直视创伤关节面,可以三维动态观察,为骨折复位提供直接指导。可以休整不平的关节软骨,骨折结合处更加平整,减少手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3)关节镜检查时大量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充分清除关节内积血、破碎游离骨片,减少感染发生。 (4)关节镜操作系统可以三维观察关节内的创伤部位,可以同时检查内外侧半月板以及前后交叉韧带是否受创伤,并且可以对其损伤进行一期手术修复。 如果你有想讨论的话题 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也许下期就能见到噢 编辑|Seaweed 题图 站酷海洛 投稿 seaweeed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naw.com/kjsczz/1170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