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四肢关节MRI及关节镜的临床应用,使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率明显提高,其损伤最终导致骨关节炎和关节病变,由于微骨折技术具有微创、技术简单、并发症少和较高的性价比,常被选为一线方法用于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

临床特点:所有患者均存在膝关节疼痛症状,上下楼提或下蹲起立时症状加重。有明显外伤史52例,占65.8%。临床查体存在不同程度关节间隙或髌骨缘压痛。所有患者下肢无明显内外翻畸形及屈曲挛缩畸形,X线片检查膝关节内外翻角5o其中57例患者术前MRI检查显示股骨髁或髌骨关节面软骨信号改变。

手术方法:关节镜为美国施乐辉关节镜系统和施乐辉微骨折处理系统;患者仰卧位,连续硬膜外麻醉。在膝关节做三个标准的关节镜入口分别用于放置入水套管、关节镜和手术器械。

首先进行全面的诊断性关节镜检查以确认关节内所有的异常,如半月板撕裂、韧带断裂或多部位软骨缺损等。

然后完成必要的关节镜手术,包括清除浑浊悬浮的颗粒状物质和软骨碎屑,蓝钳取出关节腔内游离体,刨削或射频消融清理增生滑膜组织,修整损伤半月板边缘、行半月板部分成形术,重建韧带等。

最后在确认软骨缺损区进行微骨折处理:用刨刀或环形刮匙清除不稳定的软骨裂瓣直至稳定、健康的边缘,形成一个池子状的结构;

缺损区基底的钙化软骨层用刮匙仔细清除;采用施乐辉微骨折处理器20°大骨锥在暴露的软骨下骨板上打孔,施乐辉微骨折系统有多重型号可供选择,根据部位不同、缺损面积不同选择合适骨折处理器,保证打孔的方向应与软骨下骨板垂直;微骨折打孔从缺损边缘开始,沿有计划的连续螺旋形路线到达中心部位。

保留3mm~4mm的孔间骨桥可以保护软骨下骨的完整性和功能。当有脂肪滴自骨孔内溢出时,说明微骨折孔的深度合适。整个缺损区完成后,用刮匙或刨刀清除微骨折孔周边的骨碎屑,降低关节灌注压力进一步确认自微骨折孔有血液和骨髓脂肪滴溢出。

微骨折术的优点:

(1)微骨折是一项微创手术,能在关节镜检查时进行。

(2)微骨折保留了软骨下板完整,改善了愈合时的愈合物理学特性。

(3)微骨折控制了穿孔的深度,防止力学支撑结构的破坏。

(4)采用手锥穿孔,避免软骨下钻孔的热损伤。

(5)能使用各种角度的尖锥,以便控制穿孔的深度和位置,并能达到关节软骨的全部负重和接触区。

(6)创造粗糙的软骨下骨面便于修复组织附着。

(7)不同于骨软骨、软骨膜、骨膜和软骨自体移植,无供区患病率。

(8)手术设备和消耗品微小,操作方便,仅需要施乐辉微骨折处理系统,不需要其他特殊器械,医院均可开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naw.com/kjsczz/1158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