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医院

编啊辑:顾啊轩医院

视频导读

半月板是膝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除了具有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外还有吸收震荡、增加关节接触面、润滑关节以及传导载荷、维持关节稳定和本体感觉等功能。

在这些功能中,传导载荷在预防关节退化性改变中起到最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由半月板的环形张力维持。半月板后根部维持着半月板的环形张力以及关节稳定,当半月板根部发生断裂或撕脱损伤时,将会导致半月板对抗环形压力的功能丧失,失去保护关节软骨的功能,继而膝关节会发生退行性改变。

扫码观看完整视频

▼▼▼▼

视频重点

一、分型

LaPrade等依据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形态,提出对内、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均适用的分型方法。共分5型:1型为后根部稳定性的部分撕裂;2型为距离根部附着处9mm范围内完全放射状撕裂,另根据撕裂部位距附着处的远近可细分为3种亚型:2A型为距离根部附着处0mm~3mm内的撕裂,2B型为3mm~6mm,2C型为6mm~9mm;3型为后根部完全断裂并伴有半月板桶柄状撕裂;4型为后根部附着处完全斜形或纵向撕裂;5型为半月板根部附着处的撕脱骨折。其中,以2型撕裂最为常见。

讲者认为LaPrade分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未区分急性撕裂和慢性退变性撕裂;2、基于撕裂形状分型,没有对于撕裂严重程度的考量;3、没有对于断端移位大小的考量;4、没有考虑到合并软骨退变的程度。

Jae-YoungKim等在年提出一种新的分型方法,通过撕裂间隙(teargap)来评价退变撕裂的严重程度,并分为五型。级别越高的分型,关节退变表现越重,也可以通过磁共振上半月板的外凸程度来预测关节内软骨的损伤程度,该分型对术中缝合、截骨或重建的选择和预后效果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TomohitoHino等从解剖学的角度对半月板根部进行研究,提出内侧根部止点位于矢状位上越过内侧棘最高点;止点结构集中在前三分之一。我们在临床中半月板缝合根部重建时应该把重心放在半月板的前三分之一,此处为纤维组织结构最厚实的地方。

二、治疗

对于急性内侧半月板根部撕裂,此时尚无组织学的退变,可行手术缝合撕裂部分达到解剖复位,获得满意疗效;对于陈旧性撕裂很难做到解剖复位。

Daney等针对陈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难以复位的问题,采用中立复位线(stabilizationsuture)来维持复位,在屈膝90°时内侧半月板外凸最明显,外凸部位在内侧副韧带的后缘,所以此缝线不是位于内侧半月板正中的位置,而是在其旁边半月板容易外凸的位置。

有学者认为半月板的根部缝合后是否愈合与症状改善无明显关系;Lee等通过部分患者HTO术后研究认为,半月板缝合后大部分是疤痕愈合或者松弛愈合,软骨修复不明显,症状的改善主要来自于重心的转移。

内侧半月板手术效果好的前提是根部完整,而且要兼顾力线和软骨的问题;讲者认为对于大部分退变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单纯缝合后效果不理想,选择截骨转移力线(HTO)、关节清理术后效果会更好。

总结

半月板后根部断裂外移术后效果不好,往往不是手术的问题。单纯的切除可能解决不了问题;我们不仅需要考虑半月板的问题,而且需要考虑力线、软骨的问题,讲者通过大量手术临床随访,认为对于内侧根部断裂的患者,采用HTO+清理的方式,不缝合根部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naw.com/kjsczz/1158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