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近来年,因为超负荷运动、超强度训练而导致膝关节损伤的病人在临床上越来越多,建议如果是平时的上班族,每天走1万步,应该算是一个正常的步行量,但如果走得太多、频率过高、姿势不对等,则可能造成慢性关节损伤,对肌肉、骨骼等也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特别肥胖或关节有疾患的人,过量的负重运动,有可能加重关节软骨的磨损。 此外,对于老年人来说,需要提防是否本身患有“骨性关节炎”,若盲目运动或采取不恰当的运动方式,极易造成病情加重甚至出现需换关节的治疗。 膝关节损伤,70%以上都是半月板损伤 “经常过度运动,其中膝盖磨损最为厉害,易导致半月板损伤”据统计,在膝关节受损的病人中,70%以上都是半月板损伤。 运动量过度的危害 过度运动会使人体各器官供血供氧失去平衡导致大脑早衰,扰乱内分泌系统,使免疫机制受损,加快了身体的磨损与衰老。 (1)对心血管机能的影响 a、过度运动可引起心肌毛细血管持续性损伤,心急细胞发生缺氧性损害,心肌收缩性能和舒张性能可产生较为严重的损害,引起心肌力学指标下降,表现为胸闷。心律不齐,休息时心率加快及运动后心率恢复得慢。 b、过度运动可使血小板的聚集能力明显增强,是外周循环机能出现异常,造成组织缺血缺氧,继而可能造成导致集体运动能力和抗疲劳能力下降。 c、过度运动有时还是有效血容量骤减,血压下降,引起运动性休克。 (2)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过度运动会出现记忆力下降、头晕、头痛失眠等现象。还可出现资助神经紊乱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恶心、汗出、眩晕及耳鸣,甚至导致意志伤失,肌张力丧失而突然晕厥的现象。 (3)对骨骼肌机能的影响 过度运动可造成骨骼肌机能下降,物质代谢改变甚至肌肉超微结构损伤,肌肉细胞内钙离子水平紊乱,钙离子浓度增高,肌肉持续酸痛。过度运动还可造成肌腱损伤。 (4)对胃肠机能的影响 可引起食欲不振、恶心、肠胃机能紊乱。 (5)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可导致集体大量出汗,肾血流量减少,尿液浓缩,产生高渗原尿。过度运动时,血管收缩是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导致肾脏急性受损,虑过膜通透性增加,可能导致运动性尿。 (6)对免疫机能的影响 促进体内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激素释放,表现为机体免疫机能被抑制,从而影响健康。剧烈运动时,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含量增加,当超过一定程度时,脾脏产生白细胞的能力下降,是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减弱。 过度运动导致的免疫力机能降低,增加机体对上呼吸道感染和其他病毒性感染的易感性,使全身乏力,体重下降,易感冒、肺炎、胃肠道感染疾病,并为滋生免免疫性疾病,如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提供致病条件。 (7)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刚开始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有时在连续过量运动情况下课造成骨与肌肉附着点处的疲劳骨折。过度运动可造成慢性关节劳损,表现关机疼痛肿胀。同样可引起前面所说过的跟疼症。 (8)对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长期过度运动是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机体产生的自由基增高,加速衰老。 一天的运动量多少合适最好每天运动30分钟 健康的成年人,每周应保证有5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是每周3天进行至少20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是散步、慢跑或其他能够显著加速心律的运动。高强度的运动则是指那些能够造成呼吸急促、心律持续增加的运动。 1、中等强度身体活动:需要中等程度的努力并可明显加快心率,活动的时候有气喘,但是还能说话。如快走、跳舞、园艺、家务,身体微微出汗。 2、高强度身体活动:需要大量努力并造成呼吸急促(不能交谈)和心率显著加快,如跑步、快速上坡行走/爬山、快速骑自行车、有氧运动、快速游泳、竞技运动(足球、网球、羽毛球、篮球)等,出汗明显。 不同类型身体活动的强度因人而异,也取决于个人以往的锻炼情况及其相对健康程度。 通过中等强度或更高强度的身体活动,首先受益的是人体心肺功能的提高。所谓心肺功能,是指人的肺脏与心脏,从空气中携带氧气并将氧气输送到人体各部位加以使用的能力。心肺功能好的人,可以使运动持续较久、且不至于很快疲倦,也可以使工作时间更久,更有效率。心肺功能较差者,容易疲劳、精神萎靡不振。心肺功能增强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降低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 看看你适合多少身体活动? 中等强度活动:青少年60分钟/天,成人分钟/周 一名上班族可以这样完成每周分钟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量: 每天上下班的路上各留下1公里的距离步行,用10分钟时间走完,这个运动强度就是中等强度。每天晚饭后休息片刻,在户外再快走10分钟。这样每天就可以完成30分钟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一周5个工作日,总的身体活动量不经意间就可以完成了。 为了避免运动过量带来过度疲劳,人们在运动时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比如一周运动2—3次,运动一次,休息两三天,根据个人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运动项目。十天半月不运动之后突然运动,也容易运动过量,造成过度疲劳。 欢迎您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