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运动医医院、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冯华教授因病救治无效,于5月20日凌晨不幸与世长辞。 冯华教授 冯华教授,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医院运动损伤科主任。冯华医生是年北京奥运会、年伦敦奥运会国家队特聘医疗专家,国家体育总局膝关节运动损伤顾问专家。生前任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镜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市骨科协会关节镜学组委员,国际ISAKOS会员,欧洲运动医学会(ESSKA)会员,亚-太骨科运动医学协会(APKASS)顾问成员,AmericanJournalofSportsMedicine杂志编委,Asia-PacificSportsMedicine,Arthroscopy,RehabilitationTherapyTechnology杂志编委,JOINTS杂志编委,KneeSurgeryRelatedResearch杂志编委,《中华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华创伤骨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编委。 冯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膝关节运动损伤专家,医院运动损伤科的专业骨干。他专注于膝关节运动损伤专业20余年,具备扎实全面的骨科基础与丰富的创伤骨科诊治经验,拥有约例膝关节镜手术经验。在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他严谨的学术精神和精湛的手术技术为国内广大的骨科与运动医学医生赞誉和推崇,为推动我国的膝关节运动损伤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年10月19日,在重庆召开的中华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换届选举会议上,参会的众多骨科与运动医学同道高票选举冯华教授为中华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冯华教授的研究涵盖了膝关节运动损伤疾患的主要病种,他提出的首先明确疾患的发病机理和诊治理念,之后通过系统、完整的病例系列总结分析治疗效果和手术适应证,提出系统化诊疗方案的临床诊疗规范,对于国内骨科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膝关节损伤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冯华教授正在给患者手术 冯华教授在膝关节运动医学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开创性工作,填补了国内专业领域多项技术空白,成功诊治了大量的运动损伤患者。在临床医疗创新方面,他在国内率先提出了“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系统化治疗”理念,通过对膝关节后外复合体损伤进行分型,并根据不同的损伤类型采用不同的重建技术进行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针对膝关节后外复合体损伤合并下肢力线不良进行分型,并且提出了“矫正力线优于软组织重建”的理念;在针对膝关节后外复合体损伤的术中诊断和判定上,提出了关节镜下外侧沟通过试验(“Drive-thru”),对术中诊断膝关节后外复合体损伤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提供了诊断的标准,其研究成果在SCI发表并得到国外同行专家的认同。他提出的全关节镜下后外复合体重建技术,得到世界同行专家的重视。这些研究成果也在国际上骨科与运动医学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公认。 年冯华教授在积水潭运动医学高峰论坛上与美国DonaldC.Fithian教授进行学术交流 年冯华教授在法国里昂举行的ISAKOS大会上作为特邀嘉宾发言 在膝关节半月板修复方面,他倡导的“保全半月板”的理念,对于可缝合的半月板撕裂,使用由内向外技术、全内缝合技术、由外向内技术进行半月板缝合修补;对于年轻的不可修复性半月板缺损,使用骨栓技术或骨桥技术进行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这些研究得到年北京市“十百千”卫生人才资助项目“异体半月板的临床系统研究”和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辐照剂量对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影响的相关研究”的资助和支持。他提出的通过矫正下肢力线治疗中老年患者的内侧半月板退变性损伤的理念和方法,为中老年患者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运动医学同道的推崇。 冯华教授在韩国举行的第五届韩国大学膝关节截骨会(5thKoreaUniversityKneeOsteotomyCadaverWorkshop)上与韩国运动医学专家进行交流 在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机理研究方面,他重视膝关节旋转不稳定在前交叉韧带损伤中的作用,相关研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后III度轴移的形成机理研究”获得了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在治疗髌股关节不稳定领域,他在国际上率先将成人髌骨脱位分为复发性髌骨脱位和习惯性髌骨脱位两种类型。针对复发性髌骨脱位,着眼于髌骨轨迹的研究,提出“股骨过度前倾、膝关节旋转和高位髌骨,是导致髌骨轨迹出现J形征的风险因素”的理念。因此,股骨过度前倾、膝关节旋转和高位髌骨可能是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患者存在髌骨轨迹不良(J-sign)的重要原因,如果没有纠正,可能会导致MPFL重建手术的失败。针对这些风险因素,在国内率先开展去旋转截骨术,纠正股骨过度前倾和胫骨过度外旋,用于治疗轨迹不良型复发性髌骨脱位,有效地改善髌股关节的对合关系,改善患者的术后功能。针对于习惯性髌骨脱位,提出伸膝装置挛缩和髌骨外侧结构挛缩是习惯性髌骨脱位的主要致病原因,针对这两个致病因素,提出习惯性髌骨脱位的重要的治疗理念:胫骨结节近端移位和髌骨外侧广泛松解、股外侧肌切断延长,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年冯华教授在北京积水潭论坛上发言 在教育培训方面,医院定期举办关节镜专业培训班,培训全国各地的专科进修医生,并定期举办运动损伤专业研讨会,结合外出医院开展相关治疗等方式,以及在国外内大型专业会议上授课及发言等,有针对性、高效率地推广和普及膝关节运动损伤专业的新理念、新技术,受到了广大运动医学同道和进修医生广泛赞誉,进修后的医生回到当地,为当地膝关节运动医学领域充实了坚实的力量,这些教育和培训活动的开展为膝关节运动损伤的规范化诊疗在国内健康、系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年冯华教授作为大会主席在北京第四届运动医学高峰论坛上进行热情洋溢的主题演讲 冯华教授主编了多部学术著作,已经出版的包括《实用骨科运动损伤临床诊断》、《关节镜疑难病例精粹》、《后交叉韧带与后外复合体损伤》、《半月板损伤修复与重建》、《髌股关节不稳定:临床评估与治疗》等专著。主编《积水潭运动损伤手术系列》等多媒体手术教程,凝聚了他在膝关节运动损伤专业领域多年的从业经验与精华,为广大骨科医生提供了重要的执业参考。 冯华教授团队出版的学术专著 冯华教授在近30年的临床工作和学术研究工作中,坚持走临床与基础研究相结合的治学和研究道路。在进行基础研究的同时注重临床与科研紧密结合,他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医院管理局临床技术创新项目、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项目、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学科骨干等人才培养项目等,获得多项国家级专利,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包括SCI收录40余篇。他还特别注重对于所在团队科研素质的培养,鼓励团队人员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团队主要成员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资助,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资助、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计划资助等,医院的科研人才培养及储备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著作正在为越来越多的有志于运动医学的骨科医生提供着指导和帮助,他的手术技术和治学精神也为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和实践者展示了和方向和道路,为众多的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重返运动带来了希望,为推动我国运动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兢兢业业一辈子,转身离去一瞬间。冯华教授的猝然离世医院的重大损失,更是我国骨科界的重大损失!斯人已逝,风范长存。伴着流淌的泪水,冯教授仙逝之噩耗在骨科界、在他的患者、在他的学生和所有牵挂冯教授的亲朋挚友中传递……大家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着对冯教授的敬仰与深切怀念。冯教授虽然与我们永别了,但他那种崇尚高超医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高尚品德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高尚的人生态度、勤勉的工作作风、循循善诱的师长风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医生。冯华教授音容宛在、风范长存!冯华教授的精神与品德是我国医学界的宝贵财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naw.com/kjscyy/1258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