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许多著名的运动员,都有受到伤病困扰的经历。因此,要练好一项体育项目,防治运动损伤就成了十分关键的问题。所以,小编整理一些资料,简要谈谈踢毽子的常见损伤和防治问题。

踢毽子常见的运动损伤

  踢毽子是一项全身运动,可涉及到全身的各个部位。但主要是用腿,是双下肢的协调参与。要求双下肢关节、肌肉及关节周围的韧带,都必须保持良好的状态,否则,就可能发生肌肉拉伤、关节韧带的撕裂伤以及关节滑膜、肌腱等创伤性炎症。依据损伤常发部位来说,多见于下肢的膝关节、踝关节等,有时也涉及到腕、肘、肩、颈、腰等部位。所以踢毽子活动中一定要特别注意膝关节、踝关节的防护,降低训练损伤的发生率。常见的损伤及防治如下:

1、骨折与关节脱臼

  骨折与关节脱臼多发生在不小心摔倒的情况下。往往是因为雨雪等恶劣天气过后,场地有残存的雨水或冰雪,踢毽子奔跑的时候造成脚下打滑不慎摔跤。这种情况下往往因为没有经过良好的自我保护训练,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擦皮伤、扭伤,拉伤,严重时,甚至出现关节脱臼或骨折。   在我踢毽子的经历中,就遇到过两例毽友不慎摔倒条件反射地用手支撑着地,造成手腕骨折的严重后果。因此,提醒朋友们注意,平时应多了解一些运动中的自我保护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遇到应急状态时就地翻滚,克服摔倒时直接用手掌支撑触地的习惯性动作。

2、膝关节损伤

  在踢毽子的过程中,场地中奔跑救球急跑急停、用力过度的绷踢动作、单一动作的反复重复、运动量过大的疲劳状态等,都有可能对膝关节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膝关节损伤较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创伤性滑膜炎。关节内滑膜遭到损害,造成滑膜组织水肿,渗出液增多,刺激神经末梢引起关节疼痛,使之活动受限。一般表现在训练后关节轻微肿胀、酸痛不适。经适当休息后,多能不治自愈。重者关节肿胀明显,关节内积液增多,严重时需看医生接受治疗。

  (2)膝关节扭伤。膝关节扭伤可出现明显的淤血肿胀,疼痛剧烈。严重时可能造成韧带损伤、关节囊损伤、半月板损伤,髌骨骨折等。在踢毽子的练习过程中,如果出现这些情况,感到膝关节不适,切不可掉以轻心,要充分引起重视,不要强制训练,一定要调整训练计划,做适当休息,医院检查,了解伤情,接受医生的建议和治疗。

  预防膝关节的损伤应该强调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计划,严格按动作要领去做,避免长时间单一做重复动作。要避免或减轻膝关节损伤,一定要加强膝关节的稳定性。所以,加强下肢的力量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尽是不做自身难以承受的高危险、高难度动作。

3、踝关节损伤

  踢毽子活动中,所有的动作都离不开脚踝的参与。因此踝关节也较易出现伤痛。一般多为扭伤,骨折比较少见。绝大多数毽友认为踝关节扭伤不算什么。不经治疗就可痊愈。的确,多数情况下,踝关节的扭伤经过一段时间的停止训练后,就可自愈。但有个别情况下,可能出现漏诊漏治,留下后遗症,有的可出现习惯性踝关节扭伤,可导致晚期创伤性关节炎的形成,有的可能影响到踝关节的正常功能。

  为自己选择一双减震和结构性能良好的毽球鞋,对于预防踝关节的运动损伤是非常有帮助的。

4、肌肉拉伤

  踢毽子过程中,因为用力过猛或准备活动不充分,可能造成肌肉组织的急性损伤。多为肌肉拉伤或扭伤。较为轻度的肌肉拉伤会出现局部肿痛,局部淤血等情况。一般可先行冷敷治疗,使局部血管收缩止血止痛。严重的肌肉拉伤可造成肌肉全部或部分断裂。主要表现为断裂处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可能出现肌肉暂时或永久性的功能丧失。这种情况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医院接受治疗,严重的要及时手术修复。

5、足跟滑囊炎

  踢毽子活动中,经常会做“燕子三抄水”那样的下蹲铲球动作,做得多了,有时掌握不当,往往会造成足跟后侧肿痛。这是由于足跟后侧的滑囊出现炎症引起的。医学上称“跟部滑囊炎”。发生这样的炎症,主要是因为做一些动作时,由于鞋子后跟部缺乏弹性,保护作用不明显,致使足跟部的滑囊受到强烈超负荷的挤压,形成损伤,不能及时休养调理,就有可能导致慢性炎症的形成。

  训练中一经发生这样现象,出现疼痛,就应该适当休息对症处理,轻度情况可用局部热敷的方法调养。特别严重的症状,就得就医治疗。

6、纤维组织炎

  常年坚持踢毽子的人,普遍反应膝关节有不适感,有的腰部也有不适,通过热身活动,慢慢活动开之后,这种不适感减轻或消失,踢过之后,休息的时候,又会感到不舒服。毽友们把这个现象称之为踢毽球的“职业病”,也叫“铁腿”。其实这也是一系列慢性过劳损伤综合症,导致引起软组织损伤。出现纤维组织炎。

  这个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一定要科学合理安排训练的内容,因人而异地掌握训练强度,切不可长期超负荷训练,使身体造成慢性过劳损伤。

踢毽子需要注意的事项

综上简要概述了踢毽子常见的运动损伤情况。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对预防损伤减少危害非常有意义。懂得了这些知识,在踢毽子的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做到如下几点:

  1、运动前的热身运动非常重要,这是预防损伤,提高训练效率的重要措施。通过缓和的热身准备活动,使关节、肌肉、内脏器官都充分调动起来,使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以适应训练的需要,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2、每天都应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确保减少疲劳性损伤的发生。

  3、每天的训练千万不要过度,运动量要适当合理。如果出现了不愿参加训练,睡眠欠佳,头昏无力食欲减退的现象,那就是运动过量的表现。记住,在疲劳的状态下,关节失控,动作变形,极易造成运动损伤的发生。

  4、一双结构性能良好、舒适合脚的运动鞋非常重要。弹性适中的场地也能减缓对关节造成的冲击。这些条件能帮助你更好地发挥踢毽子的优势,减少或避免受损伤的可能性。

  5、超负荷的训练最好不要进行。如果有这方面的安排(如2小时以上的连续盘踢),也应讲究科学,训练结束时不能立即停下来,应做平缓的过渡活动,以防造成大脑一过性缺血而发生晕倒现象。

  6、饭前饭后半小时内不宜开展踢毽子活动。否则可能引起胃肠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

  7、踢毽子训练的结束整理活动不容忽视。通过整理活动,让紧张疲劳的肌肉及关节进入恢复阶段,利于机体逐步放松回到正常状态,使肌肉关节和机体各重要器官得到充分的保护。

免责声明

以上部分资料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凌空第九代毽球鞋宣传片

▼往期回顾▼

你知道孩子踢毽子的好处及动作要点吗?

怎样踢毽球入门快?培养孩子踢毽球的技巧

名毽球高手齐聚,角逐成都市毽球邀请赛

回顾年“凌空?新健杯”中国平踢毽球联赛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凌空微商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naw.com/kjscys/1218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