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论坛网  作者:宋金甫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和谐安定源于家庭的幸福美满;家庭是人生的港湾,是人生的起点与归宿。在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偏僻乡村,有一个温馨和睦的五口之家,家人互敬互爱、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爱岗敬业,深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年被评为最美家庭。五口之家中,上有年逾八旬的老母亲,下有正在求学的两个孩子,丈夫是一名老师,妻子是一名平凡的乡村医生——左美荣。她坚持用责任守望亲情,用爱缔造最美的港湾,用无私奉献回报社会。

年5月,初中毕业的她有幸进入宿迁卫生学校学习,毕业后就回到龙西村担任“赤脚医生”。屈指一算,她在村医岗位上已经工作30多年了。“我参加工作的时候,‘赤脚医生’都是拎着茶瓶,带着茶缸走到田间地头,给村民们服用预防疟疾、血丝虫病药物,还要给村民们打防疫针,给孩子们‘种牛痘’。”左美荣说,一个村子(当时叫大队)有17个生产队,一天跑下来,总是累得两腿发软。

来龙镇卫生院负责人洪加富是辖区村级卫生室的管理者。他告诉记者,左美荣自从担任村医以来,工作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业务。如今,左美荣获得了“乡村助理执业医师”资质。在村级卫生室的医生当中,能获得这样资质的仅占30%。“她是全科医生,内科、外科、儿科、妇科样样都行,由她接生的孩子如今有不少大学毕业了。”洪加富说,在龙西村,村民们只要生病了,第一个要找的就是村医左美荣。

年初,左美荣总感觉嗓子不舒服,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甲状腺癌。接受了甲状腺癌切除手术,她出院回家后也曾想病退修养,没想到她在家休养期间,总有村民来到她家求医问诊。她心里明白,当地村民离不开她。为了继续服务当地村民,她决定回到村卫生室继续工作。就这样,她常年服药,坚守在村医岗位上。

她在卫生室工作已有三十六年。年9月左美荣出生在宿豫区这个偏远的村子里,农村落后的医疗服务水平在她的成长路程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年9月至年9月她在原来龙镇卫生院学习,她积极学习医学基本理论知识,虚心向临床老师们请教学习,学习快结束时卫生院领导找她想让她留在卫生院,她一口回绝说:村里的老百姓更需要我,毅然的回到了村医生的工作岗位上。她相当珍惜和热爱这份工作,在工作中她敬业爱岗,认真负责的做好本职工作。她为人诚朴、忠厚、待人和气,乡亲们都热情的叫她左医生。

在三十六年乡村医生的生涯中,她深深的认识到加强自身知识的储备,才能够为村民更好的服务。她经常参加各类医疗技术培训,购买各种医疗书籍翻阅学习,丰富自己的医治本领。年,她考取淮阴市卫生高等职业学校。通过三年的刻苦攻读、考试,于年完成学业。毕业后左美荣坚守最初的信念、一如既往的回到农村,回到龙西村卫生室。 

左美荣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丈夫是一名人民教师,他们生活简朴,勤俭节约、精打细算,把四处漏风漏雨的茅草房改建为砖瓦房。为孩子布置了书房,添置了许多图书。附近孩子来借书的越来越多,干脆收拾一间房屋,作为街坊邻居的阅览室,这间书屋一开就是8年。从未间断给农村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聆听世界的窗。

她在平时工作中,认真对待每一位前来就医的村民群众。病人的需求就是她的工作!只要病人有需求,她不分白天和黑夜都随叫随到,及时为病人解决病痛。工作中她,跑遍全村户,遍访全村人,为65岁以上老人定期健康体检,测血压、听心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建议治疗和康复方案。她能如数家珍地道出全村每年新生儿情况,按时督促新生儿家长带孩子预防接种。

有的病人瘫痪在床,无法行走到卫生服务站就医,她一接到家属来请或电话,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下雨还是刮风她立即上门就医。病人对于左美荣这种为病人着想,雷厉风行的精神所感动。

左美荣不仅仅是一名村医生,更是百姓心中的依靠,她带给百姓的不仅仅是精湛的医术,还有是精神支持。年非典型肺炎席卷中华大地,谁听说有外地回来的发热病人无不躲开。同村有2名广州回来的务工人员,出现发热症状。村民中议论纷纷,紧张和恐惧布满乡间。需要对病人进行隔离观察,卫生室的其他人都不敢去,左美荣医生一句:我去!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她一边监测着病人体温一边给患者进行治疗一直到恢复正常。她的这一不顾个人安危、抛弃个人利益,为病人着想的举动得不仅得到了同行的认可,还在当年被卫生局评为先进个人,更是的到了广大村民的认可。在龙西村村民中树立了很高的威望,百姓赞扬一片!

左美荣同志是一名乡村医生,也是村卫生服务站的负责人,她的工作是相当忙的。一要面对村民群众的就医,拔火罐、针灸,还要负责收费。村卫生服务站的日常管理。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还有各类台账的记录。繁忙的工作,使她无法在工作时间完成,她只得加班加点。繁忙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压垮了她。年3月她经常感到烦躁、易怒,在家医院检查确诊为出甲状腺癌,管小青主任对她家人说:必须立即手术,否则很危险,就是手术后,预后也不好,5年的生存率不足10%术后一定要休息好,定时来化疗。手术后至今形成长期发低热的遗患,时常感觉头晕、头痛。家里人都劝她:退了吧,不要在拼了,我们家也不缺一个赚钱的人。化疗间隙、在家修养期间,好多她看过的病人都自发的去看她,希望她早点好起来,看到大家希冀的目光,她心里想:我自己也是病人深知作为病人的心里,能找到自己信任的医师为自己看病是多大的福气,乡亲们这么信任我,不管我还能活多久,只要我还能动,我就应该继续为大家服务,经过和家人商量,病情稍微缓解她就回到卫生室,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继续为患病群众看病,为百姓服务。

年7月的一个深夜,外面下着大雨,有人找到她请到5里外的黄二组为一位糖尿病晚期的老奶奶出诊,家里人都劝她:自己身体都不好就不要去了,她说:人家找到我就是对我的信任,这么晚了病人病情一定很急才来的,我不能不管啊。硬是冒雨走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向病人家赶去,半路上脚下一滑,右膝盖重重的砸在路面上,人也摔倒在泥泞里,双手还紧紧地护住医药箱。她艰难的站了起来,右膝关节当时就肿痛不止,冷汗从她额头不时的滴落,随行的患者家属说:实在不行你就回去吧。她咬咬牙说:没事我能坚持。忍着疼痛,一瘸一拐的走到了病人家中,及时的为她做了治疗,及时为病人解除了病痛。自己回到家中时已经是凌晨3点。家里人看着她肿胀的膝关节,都忍不住说:你这是拼什么命啊!就这样忍者膝关节的胀痛还正常的上班,家里人实在忍不住了,医院检查才发现是右膝关节半月板撕裂,建议她立即手术治疗,如果不手术这关节就要废掉了。她说:医师你还是给我保守治疗把,村里的五保老人、痴呆家庭都是我一直照顾的,我要是在这躺下了,她们可怎么办呀。村里的群众找我看病,怎么办呀。还是让我回去吧。医生被她感动了,说:保守治疗,你一定要注意休息啊。简单的治疗后她又回到了村医生的工作岗位上。她还是一如既往的忙。

同村有一位村民,王加伦、徐秀莲夫妇。徐秀莲患有严重痴呆,他们的三个儿子,不幸有一个也患有痴呆。家庭非常困难、没有钱医治。她了解后第一时间赶到她家里,主动照顾老人十年如一日,平时经常为他们免费看病,生活上主动问寒问暖。在自己生病后还拖着病腿,经常去照顾他们。他家痴呆的儿子一看到左医生就会喊:左奶奶来了,有好吃的了!王加伦经常对邻居说:我们家多亏了左医生照顾啊,要不我们家早没了,好人有好报,左医生的病会好的!

左美荣是一个平凡的人,她的工作也是平凡的。但她的心是火热的、善良的。她愿意用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奉献换来对全村,对社会的一份关心和责任,就是这么一个平凡的人,用她的一颗质朴、善良的心。一股火一样的热情,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换来了大家对她的一致称赞和好评。

今年1月,左美荣在上班途中,不幸摔倒在路边,导致左腿半月板骨折。这几个月来她根本不能正常行走,更不能膝盖弯曲坐在椅子上。“更换半月板风险很大,我现在没办法做手术。看到卫生室里每天都有几十个病号,我怎么能闲着呢?”为了服务好村民,如今的左美荣每天都拄拐上下班,拖着病痛的身体,她艰难地行走在保护村民健康的乡村小路上……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最好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最专业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naw.com/kjscyf/826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