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相关信息详见文末

1.E半月板弹响试验是当外展外旋小腿并伸膝吋出现弹响时为外侧半月板病变;内收内旋小腿并伸膝时岀现弹响时为内侧半月板病变,正常人不岀现弹响声;侧方挤压试验是检查小腿外展或内收时是否有膝内侧或外侧韧带或半月板损伤。

2.D冈上肌完全断裂时患者主动外展范围小于40°;检查者扶其上臂被动外展至40°以上,患者又可以自己继续完成主动外展。

3.B心脏触诊内容包括心尖部抬举性冲动、心前区抬举性冲动、震荡、震颤(猫喘)。

4.D减少环境内金属物品可以增加金属对髙频的电磁波的反射,A、B、C、E是正确的,故选择D。

5.C微热量治疗时,小功率治疗仪浅作用时电极皮肤间隙应为0.51cm,深作用时为23cm;大功率治疗仪浅作用时电极皮肤间隙应为34cm,深作用时为56cm

6.D根据人体的一定部位对紫外线照射后的反应程度而确定的剂量称为生物剂量,它以岀现最弱红斑反应所需的时间为标准。

7.C电化学疗法属于直流电疗法。

8.D社会技能训练改善患者的心理社交状态;利用行为疗法,减少不适当的社会行为,促进适当行为的发生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减轻患者的不安与烦恼;提供工作训练,促进工作能力的恢复

9.B调制中频电疗法的治疗作用有镇痛、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淋巴冋流、锻炼骨骼肌、提高平滑肌张力、消散炎症、调节自主神经

10.E治疗时要注意保护冷疗区周围非治疗区的正常皮肤,防止受冻。故选择E

11.D注意避免过度工作或过度训练,训练中应有34分钟的休息恢复期。

12.A等张训练包括渐进抗阻训练、渐退抗阻训练和每日调节的渐进抗阻训练。故选择A。

13.C在实施牵张前和过程中反射性放松肌肉并使之伸展,使阻力降低至最小,

14.D被动关节活动训练目的:增强瘫痪肢体本体感觉、刺激屈伸反射、放松痉挛肌肉、促进主动运动;同时牵张挛缩或粘连的肌腱和韧带,维持或恢复关节活动范围,为进行主动运动做准备

15.D可先做容易完成的大范围、快速的动作,熟练后再做小范围、缓慢动作的训练。

16.C红外线穿透人体组织的最大深度为10m

17.B评定者按要求用手将患者所需评定的躯干或肢体固定,使之处于能够单纯完成某一动作的最佳位置,并避免相应关节的随意活动。减少协同肌、拮抗肌等的作用。测量髋关节时,应使其单独完成髋关节运动,故应固定大腿远端。

18.A调制中频电疗电流模式:连续调制、间歇调制、断续调制、变频调制

19.B。

20.E心肺功能的评估不属于作业治疗需要评估的内容。

21.D该活动需要消耗的代谢当量水平,是作业活动中生物力学分析范畴;而A、B、C、E都属于神经发育分析范畴,故选择D。

22.BBobath技术的特点的是抑制异常、促进正常的运动模式。

23.C直接与间接反射均消失:三叉神经病变(传入障碍);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存在:为病侧面神经瘫痪(传出障碍)。

24.B关节本身、肌肉和软组织病变引起关节的被动活动范围受限为挛缩。挛缩与神经损伤无关。

25.DI级(优)能顺利地1次将水咽下;Ⅱ级(良)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地咽下;III级(中)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Ⅳ级(可)分2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V级(差)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

26.C屈膝试验与牵拉坐骨神经无关。

27.C患者长时间暴露在较大脉冲磁场下,易出现的不良反应是嗜睡

28.C拇指对掌试验阳性提示正中神经损伤。

29.D摄食训练一般先以小量试之(34m),然后酌情增加,开始进食时,餐具采用薄而小的匙子为宜。每餐进食的时间控制在45分钟左右。食物应柔软、密度及性状均一;有适当的黏性、不易松散;易于咀嚼,不易在黏膜上滞留等,兼顾食物的色、香、味及温度等。

30.D因为水黏滞性小,不能在体表停留,不适合做超声直接接触治疗法的耦合剂,只用于水下法、水袋法或水下超声疗法,故选择D。

31.D超声治疗水下法适用于手、足部位。

32.C蜡疗可软化瘢痕。

33.B超声药物透入法的药物不限于水溶性和电解质,所以药源相对较广;不破坏药性、操作简单、对皮肤无刺激、无痛苦;透入药物应以水剂、霜剂、乳剂、油膏作为接触剂或能充分混入接触剂中的药物均可;操作方法与直接接触法相同,故选择B。

34.D在有氧运动中,对于合理运动的判断有两个指标:一是运动强度指标,其过大包括不能完成运动;活动时因气喘而不能自由交谈;运动后无力或恶心,二是运动量指标,包括选项中的A、B、C、E。故选择D。

35.CⅠ级平衡训练是指不受外力和无身体动作前提下保持独立站立姿势的训练;II级平衡训练是在站立姿势下,独立完成身体重心转移、躯干屈曲、伸展、左右倾斛及旋转运动,并保持平衡的训练;Ⅲ级站立平衡是在站立姿势下抵抗外力保持身体平衡的训练。故选择C。

36.E白内障患者、妊娠孕妇、光敏性疾病、严重心功能不全皆为光敏治疗的禁忌证。

37.C

38.D捏饺子可以训练手指精细活动的作业

39.E坐姿端正,双眼平视,上身稍微向前倾,两肩放松;双手握扶住轮椅的扶手,肘关节保持在屈曲°左右操作时臀部和腹肌收缩,有利于稳定骨盆;大小腿之间的角度在°~°,以°为最合适,臀部与膝部处于同一高度。据此选择E。

40.A吸收式是选用一定材料做镜面,使它对某些波长的激光全吸收;警告式是当激光过量时,镜面发出警告,让人眼及时躲避;变色式是当激光超过安全阈值时通过反应,使镜面变深变黑;反射式是在镜面表面镀上多层反射介质质膜,对某些波长趋势全反射。

41.A连续超声波固定法的小剂量的治疗强度是0.1~0.2W/cm2;中剂量0.3~0.4W/cm2;大剂量0.5~0.8W/cm2。

42.E动态平衡训练时,他人施加的外力不应过强,仅需诱发姿势反射即可。

43.E肌力偏弱患者主动-辅助关节活动训练时施加助力的时机为关节活动范围的开始或末端

44.B由于蜡的热容量大、导热性差,导致接触50°C水比50°C蜡感觉烫。

45.CBrunnstrom技术中常用的原始反射有对称性颈反射、非对称性颈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紧张性腰反射、联合反射。最常用的是联合反射。

46.C推拿禁忌证为各种急性传染病;各种恶性肿瘤的局部;各种溃疡性皮肤病;烧伤、烫伤;各种感染性化脓性病和结核性关节炎;严重心脏病、肝病;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等急腹症:严重的精神疾病、依从性差者;年老体弱及危重病患者;诊断不明确的脊椎外伤、肢体外伤。白血病、败血症等出血性疾病,推拿加重出血。

47.B剪力是肢体行进时产生的前后/左右方向的力

48.B倒倾步态:假肢于站立期时,身体向假肢侧倾倒。其原因主要包括:假肢接受腔内收不够、假肢长度过短、对线时足部相对于接受腔过于括外、接受腔外侧壁或内侧壁不合适,引起股内侧部疼痛等。

49.B钟摆实验是生物力学评定方法。

50.D

51.E紫外线灯发射的是紫外线和蓝紫光。

52.D颈后阴极、腰骶部阳极可提髙脊髓的兴奋性;腰骶部阴极、颈后阳极,可降低脊髓兴奋性

53.BBrunnstrom技术早期通过左侧抗阻随意运动而使兴奋扩散,以引出患侧联合反射。Bobath技术:通过在关键点上的手法操作来抑制异常的姿势反射和肌张力,诱发和促进正常的姿势反射、肌肉张力和平衡反应。PNF技术:强调整个动作的节律性,被动活动开始,再进行抗阻活动。Rood技术:根据患者个体运动障碍程度和运动控制能力的发育阶段,由低到高,循序渐进进行感觉刺激。运动再学习疗法:主张通过多种反馈(视、听、皮肤、体位、手)的引导来强化训练效果,充分利用反馈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

54.E厌恶疗法是一种帮助患者将异常行为同某种使人厌恶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作用,从而达到戒除或减少这些异常行为出现的目的。

55.BRood技术:根据患者个体运动障碍程度和运动控制能力的发育阶段,由低到高,循序渐进进行感觉刺激。

56.A步宽指左、右两足间的横向距离。通常以足跟中点为测量点,步宽愈窄,站立的支持面积愈小,步行的稳定性愈差。

57.D增殖性瘢痕不宜用红外线照射,以免促进其增殖。

58.D为引出运动反射,对于肢体多利用紧张性反射和协同运动,对于躯干多利用翻正反射和平衡反射,故D不正确。

59.D特殊感觉刺激包括听觉和视觉的刺激可促进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训练环境要光线明亮、色彩鲜艳的,具有促进作用,治疗者快速语言,洪亮的声音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促进作用。用温度刺激口、面部和咽喉部促进发声和吞咽功能属于吞咽和发声刺激。

60.D功能重组法就是让患者把学会的或自行发现的新的认知策略作为操作的新的基础,比如通过加强形象化的种种方法,有可能将记忆策略教给患者;而A、B、C、E都不属于这种方法,故选择D。

61.B缓慢牵张可抑制肌肉痉挛。

62.B马蹄足畸形时为了使足尖离地,保证足廓清动作的完成,患者需要通过抬高患肢(过度屈曲髖、膝关节)进行代偿,动作犹如跨越门槛,故称为跨阈步态

63.E采用陶瓷或塑料盆(槽)可用作直流电水浴。

64.B帮助者站立姿势应稳定,尽位采用缩短阻力臂、分解动作等方式;般应利用下肢肌力承担重量,以减少对自己腰背部的应力,避免发生意外损伤;身体移动要循扶抱方向移动。

65.C测量膝关节屈曲角度轴心是股骨外髁。

66.A初始为次最大阻力,然后逐渐增大阻力,阻力的方向与所运动的方向相反,阻力位于肢体的远端,避免过度训练,注意操作方法,避免出现代偿运动。

67.C单侧忽略患者可进行视扫描训练。

68.A徒手翻书时前臂需要不断进行旋前旋后的转动,是目的性很强的作业治疗方法

69.C空间关系综合征包括:形态辨认障碍训练方法;图形-背景区分障碍训练方法;地方位置辨别困难训练方法;深度和距离辨认障碍训练方法四部分,故选择C

70.E实用交流能力的训练方法强调的是:常用的原则、传递性的原则、交流策略的原则交流的原则。

71.E神经源膀胱分类中,按膀胱控制来分类,分为:反射性膀胱、自主膀胱、不协调膀胱、无抑制膀胱。

72.D建立、维持治疗关系的技术:①开场技术;②接纳与反映技术;③结构技术;④倾听技术;⑤引导技术;⑥宽慰、安心和承诺技术;⑦暗示技术;⑧终止技术

73.E喉发音时间:令尽可能长时间地发“a”音,记录秒数及发音清晰度。

74.E上肢支撑训练是需要借助于辅助具步行的截瘫患者最重要的训练内容。

75.E视觉诱发电位,应用于视神经通路病变,特别对多发性硬化患者提供早期视神经损伤的诊断依据。在眼科的应用:视神经炎、多发性硬化、视神经通路病变、弥散性神经病变(维生素B、维生素E缺乏、中毒性视神经病等)、脑梗死、偏头痛、癫痫、视觉功能客观检査、弱视、视神经病及术中监测。

76.B胸为1,躯干为11.5,四肢屈侧1.52,四肢伸侧2~3,手足背45,足底手掌10-20。

77.C病理反射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时岀现的异常反射,故选C。

78.D排痰训练包括体位引流、胸部叩击、震颤、直接咳嗽。

79.E上元神经损伤导致的构音障碍一般都是痉挛型构音障碍,此患者说话时缓慢费力,鼻音过重,舌交替运动差。故选择E

80.B阅读文章时给予视觉暗示,在忽略侧用彩色线条标出或用手指做出标记。

81.CBarthel指数评分为35分,日常生活需要很大帮助。Barthel指数评分在60分以上者,基本上能完成BADL,59~41分者需要帮助才能完BADL,40~21分者,需要很大帮助,20分以下者完全需要帮助。

82.B脑卒中患者最典型的步态就是划圈步态。

83.B各种疗法对感觉性失语效果不佳,由于各种指示难以被患者接受,故难以进行深入的训练。若遇到文字理解尚可的患者,则以文字训练为突破口

84.B进行饮水试验检査时,患者两次以上喝完、无呛咳,这种情况应考虑可疑吞咽障碍。

85.C瘀血型腰痛的症状表现为疼痛部位固定,刺痛为主,舌暗,舌底脉络迂曲。

86.C针对淤血型的腰痛急性发作,最快的止痛缓解症状的方法就是刺络放血,另外穴位注射丹参针,能起到很好的活血化瘀的作用,但速度比较慢

87.D持续性关节被动训练是指利用专用器械:使关节进行持续较长时间的缓慢被动运动的训练方法。预防制动引起的关节痉挛,促进关节软骨和韧带、肌腱的修复,改善局部血液、淋巴循环,促进消除肿胀、疼痛等症状。

88.B膝关节关节松动术手法包括长轴牵引、前后向滑动、后前向滑动、伸膝摆动和旋转摆动

89.C牵张前应进行热敷。

90~91.CB平衡定量评定一般需要借助专门的仪器,如力台等进行;应用量表(如Berg平衡量表等)所进行的一般属于半量化评定范畴。

92~94.DAC肩关节旋外时正常活动度是0°~90°;踝关节背伸时正常活动度是0°~25,髋关节内旋时正常活动度是0°~45°

95.B进行Romberg征检查时,双下肢深感觉障碍会出现身体摇晃或倾斜。

96.C进行Romberg征检査时,小脑蚓部病变会出现睁眼稳定,闭眼不稳定

97.E小剂量的短波、超短波、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治疗时非热效应明显,频率越高的电磁波的非热效应越明显。微波频率最高,故非热效应最明显。

98.D短波与超短波作用于人体时由于传导电流、欧姆损耗与位移电流、介质损耗的机制,可引起明显的温热效应。短波作用可达深部肌层,超短波作用可达深部肌层与骨。超短波的温热作用最

8~.ADD上段颈椎(C1-C4)病变采用0°牵引位,下段颈椎(C5-T1)病变采用前屈15°-25位牵引,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的牵引角度为前屈15°-25°

题目见康复分享今天图文或者直接识别下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naw.com/kjsczz/137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