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哪个医院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

盘状

半月板

01

1.什么是状半月板

半月板,就是膝关节上下两个长骨之间的一层软骨垫,左右膝关节皆有内侧、外侧两块,它们有缓冲关节运动、润滑关节、保护关节面和增加关节活动的稳定性的作用。

那什么是盘状半月板呢?半月板,形如其名,就是一个形状像月牙的软组织,而盘状半月板,那自然就是“月牙”变成了“盘”,初一的月亮变成了十五的月亮了。

盘状半月板示意图

02

2.盘状半月板流行病学

盘状半月板在欧美人种的发病率中不高,仅有1%,但是在亚洲的人中种发病率高达约15%,日韩高达18-26%,中国暂未见确切数据统计。

盘状半月板大多是双膝关节对称出现,且大多发生在外侧。在欧美人群中,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损伤的比例是3:1,也就是内侧半月板损伤多见。而在外侧盘状半月板多发的东亚地区,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损伤的比例居然是1:2.5,完全翻转。可见盘状半月板比一般半月板容易损伤的多。

03

3.盘状半月板的病因

盘状半月板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有较大争论。一般认为是先天性疾病,绝大多数发生在外侧,极少发生在内侧。绝大部分为双侧膝关节发病!

有人认为,半月板生成之初,皆为盘状,中间附着于胫骨上平台的髁间隆起上,外周附于关节囊。后中间部分因胫骨股骨髁压迫而逐渐吸收,只剩下边缘,形成两个“弯月”形垫板,于是有了前角、体部、后角三部分。而盘状半月板者,则为发育过程中,吸收不完全,而致半月板呈现为“盘状”。还有人认为盘状半月板为先天畸形,与发育因素无关。更有人认为,盘状半月板为增生肥厚所致,和先天无关。

04

4.盘状半月板的分型

Watanabe分类系统()——

完全型:圆盘状半月板中央部分薄且完全覆盖于胫骨平台。

不完全型:新月状半月板部分覆盖于胫骨平台。

Wrisberg型:半月板移动性较大,胫骨后附着结构缺如。

分型示意图

也有简单分为肥角型、板型和楔型,肥角型示前后角肥大,而中间较薄;板型则比较均一;楔形半月板表现为中间低周边高的斜坡状。三者的易损伤度依次递减。

05

5.盘状半月板的特点

①半月板外侧三分之一的血管较丰富,而中间三分之一仅有很少的毛细血管,内侧为无血区。盘状半月板比正常半月板大,中间血供更为不足,自然更容易受到损伤。

②正常半月板具有卷曲、收缩的变形能力,在膝关节屈伸活动过程中,可适应性微动,而盘状半月板中间肥厚的部分缺乏韧带的制导,无法随股骨髁的运动而相应形变,导致应力集中、滑液敷布不均,从而诱发关节内损伤。

③外侧盘状半月板往往合并有膝关节骨性及肌肉、韧带等处的异常改变,更易诱导盘状半月板出现问题。

④从组织学的角度来讲,盘状半月板失去了正常半月板所具有的径向和环形纤维的规则排列,更没有纵向排列的纤维,其纤维排列杂乱无序,同时内部有许多均质的胶原结构,这些导致它不能很好地完成负荷的传递和转化,更易在承受负荷时,尤其在膝关节运动不协调时突然撕裂。而随着年龄的增大,膝关节的老化,也将诱使盘状半月板患者更易发生半月板损伤。

盘状半月板关节镜下所见

06

6.诊断

盘状半月板患者,未受伤前,多与常人无异,少数可在屈膝等活动时发现膝关节有弹响。多数患者是在膝关节受伤拍片时发现的。X平片常表现不明显,比如外侧盘状半月板者查X平片,可发现膝关节外侧间隙增宽、腓骨高位及胫骨前棘发育不良等,但这些均不能作为确诊依据。诊断的金标准是关节镜检查所见,而且关节镜下可以直接手术将损伤的盘状半月板切除。但关节镜也是有创的,作为诊断,临床一般用骨科查体配合MRI检查。半月板的骨科查体常用过伸过屈试验和旋转挤压试验(麦氏征),前者确定半月板损伤是在前角还是后角,后者可具体查出半月板损伤的部分。现在临床最常用的还是MRI诊断,其诊断标准就是:矢状面上以5mm层厚扫描,有3个或3个以上层面半月板前后角相连形成“领结”样改变;冠状面上半月板体部最窄处的宽度大于15mm或者超过胫骨内(外)侧平台关节面的一半以上。

盘状半月板MRI诊断

07

7.治疗与预防

盘状半月板是比正常半月板更容易损伤的,那么没损伤的时候如何去预防损伤呢,首先要加强股四头肌的锻炼,股四头肌是我们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结构,如果我们的膝关节稳定性因为股四头肌而加强,那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磨损。其次,在进行体育运动之前,要充分热身,避免损伤。

在盘状半月板发生撕裂的时候,那就要做关节镜手术治疗了。怎么治疗呢?那就是把盘状的半月板修整成一个月牙形的半月板,避免以后再次损伤。

半月板成形术是近年来广为接受的方法,适用于边缘完整稳定,中央区损伤的患者,通过切除中央损伤的部分,尽可能保留距半月板距离周缘6~8mm,将保留部分修整为接近正常形态的半月板。包括一整块切除、两块切除、碎块切除等方式。

常规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手术动画演示(非盘状半月板)

盘状半月板成形术后如何康复?

手术后1个月内锻炼——1.踝关节屈伸锻炼;2.股四头肌收缩锻炼;3.直腿抬高锻炼;4.屈膝锻炼;5.压腿锻炼;6.护膝保护下地行走。

注意:以上锻炼分次进行,动作缓慢,每天4~5次,每次约半小时,逐渐增加,以无明显疼痛为宜,要求膝关节屈伸活动尽可能达到正常。

手术1个月以后锻炼——1.膝关节最大活动度屈伸锻炼;2.股四头肌力量的锻炼:膝关节半屈曲静蹲训练;加沙袋的抗阻力直腿抬高锻炼(重量从2.5Kg开始,逐渐加重);3.股二头肌力量锻炼:俯卧抗阻力屈曲膝关节;4.小腿三头肌(提踵)锻炼:站立双腿踮脚尖。

温馨提示:相关治疗、康复需要咨询专业医师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naw.com/kjscyy/121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