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里,何晓歌见证了八号坑一点点地“降”下去,琳琅满目的青铜器出现在眼前。她说,这大概就是“沧海桑田”。全文字,阅读约需12分钟新京报记者吴采倩实习生郑欣怡四川广汉报道编辑彭冲校对吴兴发似乎一切都始于那么点运气。年12月,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三公里外的地方,考古人的探沟不偏不倚,碰到了一件铜器,六个“祭祀坑”由此被发现。不远处,是33年前就被发掘过的一、二号坑,当时,是附近的砖厂工人在这里取土时,最先发现了玉器。近两年,这里罩上了几个通透的玻璃房——恒温恒湿的“考古发掘舱”,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队员钻进去,一点点剥掉三千多年前的泥土,一件件器物慢慢露出来。今年6月13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了他们的成果:六个“祭祀坑”目前共出土编号文物近件,七、八号“祭祀坑”发现不少造型精美的青铜器,包括龟背形网格状器、青铜神坛和顶尊蛇身铜人像等。媒体和公众的热情一浪一浪地扑过来,考古队员一遍遍地讲述与文物相遇的故事。他们也觉得自己幸运。比如,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雷雨,年轻时因为生病错过了年那场浩大的发掘,却在快退休的年纪,赶上了这一次。还没毕业的何晓歌,从北京来到八号坑,用三个“正好”形容这次经历:正好她的导师是研究三星堆的,正好她没有确定博士论文题目,正好三星堆有了新的发现。截至目前,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掘面积不到2万平方米,占整个遗址总面积千分之一左右。考古人知道,这次发掘也只是漫长征途里的“一小步”,三星堆永远是——未完待续。▲年8月,三星堆考古大棚内的发掘者。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雷雨摄━━━━━最有个性的“孩子”人们花了一年时间,才看清它的样子。最初,它只露了弧形的边沿,能看出是件尊的形状。在三星堆祭祀区八号坑,一层象牙铺得密密麻麻,那座后来令人惊艳的鸟足曲身顶尊神像,就躺在这下面。那是年5月。清理了一段时间,象牙和泥土褪去,八号坑“坑长”赵昊蹲下来仔细观察,觉得它跟之前在三星堆发现的尊都不一样:整体瘦长,像觚形尊,尊口还有一圈小孔。他猜测,这可能是“鼓”,西南地区出土过类似文物。春去夏来,在距离这件尊半米远的地方,人们又发现了罍(léi)——古代一种盛酒的容器。去年8月底,在它们中间,一座青铜人像也露了头。之前,三号坑出土过类似的器物,人像的双手上举。根据经验,露出来的那截往上翘的部位应该也是手,但赵昊感到“不对味”了:怎么只有一只?当压着人像的最后一根象牙被清走,他们才发现,向上翘起的,并不是手,而是身子。这是一件近乎倒立的人像:双手往下撑,人的下半身向后翻,像个U形。惊喜不止这一个。人像的手挨着罍,赵昊本打算先把手清出来,没两天,坑里的队员告诉他,“不行,手跟罍焊死了。”人像的头和觚形尊离得近,大家又慢慢剔掉周围的土,一整个下午,赵昊的心里都直打鼓。清理工作持续到晚上,最终确认:头和尊也被焊死了,没有缝。这意味着,原本是三件象征不同文化的器物,觚形尊,人像,方座罍,变成了一件长达1.6米的重器:青铜人像头顶尊,手撑方座罍,U形的身子往外翘。当时,中央电视台本准备直播,向观众展示提取觚形尊的过程,赵昊给导演打电话解释,“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坏消息是,原本那件尊提不了,好消息是,它变成了一件国宝。”但故事还没结束。到了今年6月15日,文保人员赶来提取时,发现人像的身子缺了一半,坑里也没找到。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管部部长余健想起来,馆里有一件鸟脚人像,年出土于二号坑,纹饰和这件人像很相似。或许可以试试跨坑拼接。鸟脚人像离开了展厅的玻璃柜,被送往文物修复馆。余健捏着圆柱状的鸟脚人像腰部,指尖发颤,慢慢靠近那副刚提取出来的残缺的身子,发现茬口的吻合度几乎在90%以上。这场跨越年的“合璧”,让它拥有了一个复杂的名字:鸟足曲身顶尊神像。▲年6月16日,已拼对成功的“鸟足曲身顶尊神像”。图片源自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微博它以近乎张扬的形态,再一次打破了人们的想象力。有人感叹,三星堆是不是外星文明?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雷雨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三星堆应该是中华文化大家庭中,最调皮的、最有个性的一个‘孩子’。”━━━━━运气“考古人不相信运气,只相信天道酬勤,地道酬勤。”在母校的毕业典礼上,雷雨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但私下里,他说,这句话是别人帮他加上去的,他还是相信运气的。早些年,他的运气似乎差了一点儿。作为四川省万县地区(现为重庆市万州区)的高考状元,他的第一志愿是北大经济系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却阴差阳错录到了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了这个“不喜欢也不讨厌”的专业。年,刚毕业的雷雨来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那时,三星堆考古工作站还没建起来,他跟着当时的站长陈德安,住在村民的砖房里。勘探、发掘都是露天进行,没有现在的考古大棚,更没有恒温恒湿的考古舱。同期的一个同事觉得太辛苦,后来转行去了银行。辛苦是辛苦,但雷雨不在乎,他喜欢待在野外,自由、安静。两年后,一、二号坑被发现,“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开始被人们熟知。可当时的雷雨患了肺结核,只能回老家养病,几个月后,他再回到考古工地,才发现自己错过了一次重大发掘。这段经历,雷雨被问过很多次。“你会不会觉得遗憾?”“不会。换了别人,可能会觉得运气不好,但我觉得没有什么。”他总是淡淡地回答。之后很多年,三星堆的考古工作并没有停下,只是外界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naw.com/kjscys/1701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