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青少年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m.39.net/disease/a_5452897.html

在杭州亚残运会上,刘翠青和新的领跑员陈圣明配合默契,夺得了女子T11级米金牌,并打破了赛会纪录。这是刘翠青第四次征战亚残运会,她曾在东京残奥会上,和老搭档徐冬林一起创造了女子米的残奥会纪录。这位全盲的“女飞人”,用她的两双“眼睛”——领跑员,展现了视障运动员的坚强和风采。

刘翠青出生在广西南宁的一个农村,十岁患上眼疾,最终不幸发展成全盲。进入南宁市盲聋哑学校学习之后,她先是练过盲人门球,后来因为跑步天赋,进入广西残疾人田径队训练,最终入选国家队。在残运会的舞台上,刘翠青天赋尽显,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女飞人”。

年,在韩国仁川亚残运会上,刘翠青先后在女子T11级米、米、米,T11-12级4×米接力及跳远5项比赛中获得冠军,一战成名。年里约残奥会和年东京残奥会,刘翠青又分别拿下两枚金牌,捍卫了“中国女飞人”的荣耀。

在刘翠青的这份荣耀里,离不开一个人——徐冬林,这是她此前的领跑员。从年起,刘翠青和徐冬林搭档超过8年,他们相互支持,彼此成就,拿下数不清的奖牌和荣誉。但在年,两个人都遭遇了伤病,徐冬林更严重一些,半月板撕裂,伴随股骨、软骨多部位磨损。

东京残奥会上,徐冬林缠着绷带,带伤帮助刘翠青拿下了女子米T11级和女子米T11级两枚金牌,并在米比赛中,以56秒25的成绩创造了新的残奥会纪录。但此后的徐冬林,因伤病无法再继续坚持。

今年5月,在杭州亚残运会前夕,刘翠青换了新的领跑员陈圣明。这是一次艰难的选择和适应。通常来说,视障运动员和领跑员之间需要经过两三年的磨合才能趋向成熟。但刘翠青和陈圣明只有5个月的时间去培养默契和信任。他们在生活和训练中不断地沟通、配合、调整。

在亚残运会上,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刘翠青和陈圣明在女子米T11级决赛中,以12秒的成绩夺得金牌,并打破了由她自己保持的赛会纪录。赛后,刘翠青感谢了徐冬林和陈圣明,她说,他们都是她的“眼睛”,给了她力量和光明。

刘翠青的故事,不仅是一段视障运动员的奋斗史,也是一幕领跑员与视障运动员之间的情感剧。领跑员就是视障运动员的“眼睛”,他们需要彼此信任、默契配合,才能顺利跑过终点,完成比赛。

领跑员不仅要有优秀的身体素质和技术能力,还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责任感。他们要为视障运动员提供正确的指引、鼓励和安慰,同时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和风险。领跑员与视障运动员之间,既是合作伙伴,也是亲密朋友。他们共同经历了风雨、挫折、欢乐和荣耀,他们之间的感情超越了普通的师生、朋友、同事的关系。

刘翠青和徐冬林、陈圣明之间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领跑员与视障运动员之间的真挚和美好。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坚持、信任、牺牲和奉献。他们用成绩证明了什么是梦想、拼搏、突破和超越。他们用感情展现了什么是友谊、尊重、感恩和祝福。他们让我们感受到了残运会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刘翠青已经30岁了,对于一名田径运动员来说,这已经是一个高龄。但她并没有停下脚步,她还有更多的梦想和目标。她说,她想要在下一届残奥会上再次夺金,并且打破自己的纪录。她说,她想要用自己的努力和成就,给更多的视障人士带来希望和信心。她说,她想要用自己的声音和影响力,呼吁社会更多地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naw.com/kjschl/170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