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是人体在复杂也是容易受伤的关节,膝关节俗有“黄金十五年”之说

15岁以前

膝关节处于发育阶段,青春期的生长痛多发在膝关节附近。

15岁~30岁

膝关节处于“完美状态”,运作起来可以说是不知疲倦。

30岁~40岁

髌骨软骨产生了早期轻度磨损,会出现一次脆弱期,出现短期的膝关节酸痛,持续几个星期到几个月,在这期间要避免剧烈运动。

40岁~50岁

走远路之后,膝关节内侧容易出现酸痛,用手轻揉之后会缓解。这个现象提醒人们该开始保养关节了。

50岁以上

膝关节会感到明显疼痛,因为髌骨软骨的“使用寿命”已到,软骨全层磨损关节炎已经产生。这时候应该节约使用关节,减少剧烈运动,尤其是上下楼梯。

常见可以引起膝关节疼痛的损伤有以下几种情况:

1.半月板损伤:是运动员常见的损伤。主要表现为有明显的膝部撕裂感,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膝关节肿胀,关节活动时有弹响。

2.骨质增生:主要表现为上下楼梯疼痛加剧,不能下蹲,属于无菌性炎症。

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女性,超重负荷为致病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上下楼梯疼痛加剧。

4.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多见于交通事故和运动损伤。表现为活动时有明显疼痛、肿胀、行走困难、膝关节打软。

膝关节由四块骨头构成,股骨、髌骨、胫骨、腓骨,并由周围的韧带(半月板、侧副韧带、交叉韧带)和肌肉维持稳定。

除了撞击损伤,膝盖疼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的稳定性过低,也就是它周围的韧带和肌肉力量过弱,想要预防、缓解或消除膝盖疼痛,就需要加强膝盖周围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今天我们的主题就是强化你的膝盖!

关于提高膝关节稳定性的动作

1.直腿抬高:主要强化大腿前侧肌群。

锻炼方法:仰卧位,膝关节尽量伸直,踝关节尽量背伸,缓慢抬起整个下肢,与床面成15°夹角,或是脚后跟抬离床面15cm,维持到无法坚持,在慢慢放下。

2..坐位伸膝:主要强化大腿前侧肌群和髋部屈肌。

锻炼方法:坐位,将双足平放在地上,然后在左(右)膝伸直,并保持直腿姿势5~10秒,再慢慢放下。

3.靠墙滑动:主要强化大腿前侧肌群和膝盖上部组织与韧带。

锻炼方法:立位,站在距离墙壁约40cm的位置,背靠墙壁,双腿伸直,整个背部全部靠在墙壁上。双手贴在墙壁支撑,缓慢下滑,直到膝盖与地面呈30°,保持10~15秒,然后回到初始位置,下滑过程膝盖不要超过脚尖。

4.侧身抬腿:主要强化大腿外侧肌群。

锻炼方法:侧卧位,缓慢的抬起一侧腿,到达最高处时,停顿5~10秒,然后回到初始位置。

5.站姿腿弯曲:主要强化大腿后侧肌群和膝盖后侧的组织与韧带。

锻炼方法:向后缓慢的弯曲一侧腿,直到膝盖即将触碰至臀部。

6.双腿夹球:主要强化大腿内侧肌群。

锻炼方法:仰卧位双膝屈曲90°,两膝中间夹球,用力向内挤压,直至力竭松开,重复此动作。

文献参考:《系统解剖学》《人体运动学》

编辑:徐晨瑜简介:泰山医院康复科实习

于小郁简介:曲阜中医医院康复科实习

审核:医院康复治疗师

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naw.com/kjscby/1309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