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最新最佳最好的方法 https://m-mip.39.net/nk/mip_4654498.html 招募膝骨性关节炎适应症患者 医院康复科正在开展一项“基于红外线热成像技术研究跳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病临床疗效及疼痛分布规律”的课题,该课题属于江西省卫生计生委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同意。 本次临床试验于年11月开始,共需要招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30名。 纳入标准 参照根据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版) 1.近1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 2.X线片(站立位或者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 3.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白细胞个/ml)。 4.中老年患者≥40岁。⑤晨僵≤3分钟⑥活动时有骨摩擦音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1+2条或者1+3+5+6条或者1+4+5+6条,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 5.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1.年龄在18岁以下,70岁以上。2.意识不清、不能表达主观不适症状者及精神病患者。3.恶性肿瘤或其他严重消耗性疾病,易合并感染及出血者。4.合并心血管、肝、肾、消化、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5.孕妇及哺乳期妇女。6.有晕针或惧针既往史。注:凡符合上述任何一条的患者,均予以排除。联系我们 门诊时间 红谷滩北院(周一至周五) 联系电话 林星镇医生: 门诊地点 医院红谷滩院 1号楼门诊一楼康复医学科 (红谷滩新区碟子湖大道号) 病案实录2个月前,72岁的朱奶奶左膝部逐渐感觉到酸胀疼痛,尤其在长距离行走和上下台阶时疼痛加重,下蹲活动困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于是,她来到医院康复科就诊。康复科主治医师林星镇接诊了朱奶奶,据了解,朱奶奶有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及家务史。经摄片检查,朱奶奶左膝内侧半月板后角2级信号改变;左膝关节腔及髌上囊积液;左膝前交叉韧带及内侧副韧带慢性损伤;左膝后交叉韧带旁囊肿;左膝关节退行性改变,也就是膝骨性关节炎。朱奶奶影像片显示其左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于是,林星镇医生运用跳针技术配合中医理疗技术为朱奶奶治疗。经数次治疗,朱奶奶左膝部疼痛消失,下蹲、行走活动自如。红外热成像显示:臀部低温明显改善 朱奶奶治疗前后下蹲对比跳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中老年性关节疾病,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经常并发半月板的撕裂、软骨的剥脱、韧带的松弛等病理改变。本病的发生与衰老、肥胖、炎症、创伤、关节过度使用、代谢障碍及遗传等相关。 症状 早期症状: 1)膝关节僵硬,尤其在晨起时僵硬感明显; 2)关节肿大变形,关节退化时,关节滑膜发炎,关节间隙积液增多,造成肿胀,使疼痛加重; 3)膝关节活动受限,运转不自如。 晚期症状: 1)膝关节活动会发出喀嚓声或其他的摩擦音; 2)关节畸形,常出现明显的膝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 3)膝关节活动受限,屈伸角度进一步减小或出现角度固定。 膝关节疼痛 大多数是由疼痛触发点所引起 你是否受膝盖疼痛的困扰,影响生活? 特别是上下楼的时候! 多项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表明:膝关节炎疼痛及活动困难,实际上与肌肉内存在触发点密切密切。 什么才是疼痛触发点呢? 疼痛触发点又称为激痛点或扳机点,指的是肌肉组织内可被触知的高度敏感的纤维结节,用手指触摸常常感觉就像深埋在肌肉内的一颗小豌豆。 当我们按压触发点,就会激发出高度敏感的疼痛,疼痛还会以特定形式向肌肉远端或近端转移,从而引起远处的疼痛。触发点会使肌纤维持续紧张,进而引起关节退化、血管和神经受压、运动受限以及慢性疲劳等问题。如果得不到合适的治疗,触发点可使许多不适症状长期存在。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引起的膝关节疼痛 膝关节是人体主要承重及活动关节。承受来自各个方面的力:重力及反应力。通过骨骼肌的张力以维持其关节力的平衡。膝关节周围肌需要协同活动来增强关节的稳定、紧绷关节和调节关节面的应力分布。一旦这种功能长期失调,导致关节周围肌肉出现肌筋膜疼痛触发点,使人体膝关节周围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不平衡的膝周围肌力造成膝关节内的应力不均匀,可能造成关节内某一点的长期磨损从而引起关节的内部病变,表现为膝关节疼痛。 何为跳针 跳针,又被称为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它是通过定位疼痛触发点,在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施以毫针来减少或灭掉触发点和张力带,从而达到灭活感觉神经元的疼痛感觉。 临床研究发现通过普通针灸针针刺灭活膝关节周围肌肌筋膜触发点,可以整体放松肌肉,不同程度的缓解膝关节周围肌的张力,缓解膝关节周围疼痛及活动能力,辅以患者膝关节自我拉伸治疗,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疗效。 跳针操作手法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专家 您身边的家庭医生 林星镇康复科主治医生 中国软组织疼痛学会江西分会理事、国际再生组织协会委会、南昌市民间中医医药研究会第一界秘书、江西省保健学会康复医学分会委员、中医药民族医药学会康复分会理事、江西中医药学会颈腰腿痛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康复分会理事,承担江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推拿治疗学》教学任务,曾赴上海参加留欧博士黄强民教授疼痛触发点疗法培训班学习,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手法治疗颈、肩、腰腿疼痛,尤其以中医正骨整脊手法结合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头痛、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痛患者收效显著,拥有专利3项,发表论文7篇余,主持南昌市科技局支撑计划1项,江西中医药科技计划3项,参与课题15余项。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