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是人体最大且最复杂的关节,其作为主要的承重关节还要参与下肢的各种运动,是损伤风险较大的关节。常见的膝关节损伤包括交叉韧带撕裂,半月板损伤以及一些慢性退行性病变,当损伤或病变引发较严重的症状,如疼痛、活动受限等,并且通过一段时间的保守治疗无效时,手术不可避免。这时康复治疗,尤其在术后的介入,是至关重要的---介入的早晚,训练的方式和频率,家庭运动方案等都决定了患者膝关节这个“大零件”是否可以重获功能以及发挥功能的最佳状态。

对于不同的损伤,康复训练也不尽相同,这取决于手术方式、损伤部位以及相应区域的生物力学要求等。这里我们针对临床上最常见的三种膝关节损伤(全膝关节置换术、前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总结对比一些术后康复训练的方式方法和时间框,以作参考。

一·全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第一阶段(1-5日)

这一阶段康复的主要目标是减轻水肿,增大关节活动度,恢复功能独立性。

术后患者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水肿,可采用抬高患肢,踝泵和冰敷的方法减轻和预防加重。其实,无论何种手术,无论急性期还是后续,减轻水肿都是整个康复进程中的重点,水肿对于疼痛以及后续肌力的恢复都有较大影响。

踝泵抬高

提高关节活动度(ROM)是第一阶段训练的重点。一般在第5天,患者应达到屈膝80-90度,被动伸直0度,这要求治疗师尽早介入ROM的训练,且术后5天内逐步加强。术后第1,2天,患腿常有绷带及引流管,这时以床上练习为主。

促进伸膝体位训练使重力以低负荷牵伸患肢

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

臀肌静力性收缩

直腿抬高训练(配合呼吸)

术后第3天,若伤口愈合良好,引流管及绷带会被拆除,这时要立刻开始ROM的训练。

仰卧位膝屈曲A/AAROM训练

足跟向后滑动带动膝关节屈曲到尽头,双手抱大腿,利用小腿自重增加屈曲角度。

坐位膝伸直屈曲A/AAROM训练

床边坐位,上身直立双手置于床上,健侧足辅助患者腿屈曲伸直,末端治疗师可帮助增加角度。

坐位屈髋训练

功能独立在这一阶段主要指无辅助下的转移及平地步行(使用助行器)。这需要患者股四头肌,臀肌,髂腰肌等肌力训练,以及患腿的负重练习。患者状态良好的情况下,拆除绷带和引流管当天即可开始站立和步行训练(注意有无体位性低血压)。由于几天的卧床,第一次下地时患者往往有不适应和下肢无力的表现,可以从重心转移训练开始,使其逐步找回负重的感觉,然后加入短距离的步行训练,负重强度是患者可忍受的疼痛范围内,一般不需要特别控制(特殊情况可与医生和治疗师讨论)。第4,5天可加入站立位臀肌和髂腰肌的肌力训练,少量多次的步行训练,一周内达到双侧基本对称负重下的步行。

站立位髋周肌力训练

注意事项:第一阶段患腿处于易水肿时期,避免长时间静坐,站立和行走;每次训练完后应立即冰敷,抬高患腿并进行踝泵运动。若疼痛严重应于医生和治疗师讨论。

第二阶段(2-8周)的训练内容~~~敬请期待~~~下期精彩内容

长按







































西宁好的白癜风医院
西宁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naw.com/kjscys/1060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