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820/9341112.html 今年68岁的王大爷年轻的时候是一名钢铁工人,身强体壮。如今上了年纪退休在家,也热衷于加入暴走团走路健身,每天都要走上一万步才肯罢休。 但最近王大爷经常觉得膝关节疼痛,起初王大爷以为是自己上了年纪,患上了关节炎,于是自行服用治疗关节炎的药物但是并无好转。 最后在家人医院就医,经过医生的诊断判定走路过多导致的膝盖磨损。医生意见王大爷以后不要走那么多的路,并告诫当心适得其反,提高自身的死亡率。 听到医生这么说,王大爷心里泛起了嘀咕,走路不应该是对身体有好处的吗?相信不少朋友有着和王大爷一样的疑惑,对此医生给出了解释,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上了年纪,每天一万步,真的对身体好吗?或有2种后果 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都无法避免走路,比如早上从卧室走路到卫生间洗漱,从办公室门口走到办公桌等等。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步行运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为了达到一些目标,而大量步行比如上文中的王大爷每天一万步,这些大量步行运动,往往强度较高且走路姿势不正确,不仅没有达到增强体质锻炼身体的效果,而且还会给身体带来伤害。 那么每天步行一万步是谁提出来的呢? 目前得到认可程度最高的一个说法是年,日本的一家钟表仪器公司Yamasa出售了一种名为“Manpokei”的计步器,在日语中的意思是“一万步”。该公司之所以选择这个数字,可能是因为一万这个日文数字看起来像一个行走的人。 而后随着日本文化与商品传入我国,这款计步器与它的步行文化也传入我国,久而久之便每天步行一万步的说法便越传越广。 但其实,大家要明白一点,每天步行一万步对身体好,是没有得到科学验证,没有理论支撑的! 对于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来说,如果强迫自身每天步行一万步,那么不仅不会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而且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可能会有以下两种后果。 1.对于上了年纪的老年人而言,每天步行一万步,是属于过度运动,会给腿部肌肉软组织和关节等,带来很大压力。而且很多老年人往往走路姿势不正确,这无疑给身体造成雪上加霜的情况。 根据临床医学的研究报告显示,长时间大量走路的老年人,半月板和膝盖等部位的磨损程度是普通老年人的4~6倍,在很大程度上更容易出现关节不润滑、关节疼痛等局面,甚至会造成髋关节关节炎和股骨头损伤,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运动能力。 2.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长时间大量的行走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或者呼吸系统疾病的诱因之一。 每天步行一万步,对于很多上了年纪的老年人的身体而言,都是较大的压力,行走时血液流通加快,心脏负担增加,很容易导致血压过高,进而增加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而且老年人在大量步行时呼吸加深加快,给肺部也带来不小的压力,容易造成呼吸系统疾病,如果老年人本身就患有哮喘等呼吸系统基础病,那么患呼吸疾病的几率则是普通老年人的数倍。 此外,据国外科学家研究发现,每天大量行走或者过度运动,与老年人的死亡率之间存在着联系,那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研究发现:步数和死亡率的关系,速了解! 欧洲科学家选取了名老年志愿者参与实验,给他们佩戴身体传感器,用以记录他们每天的运动步数。 在年至年间,每名志愿者都佩戴7天的传感器记录他们的步数。然后根据志愿者本人或者其家庭成员的报告,来了解志愿者的身体健康情况,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到研究报告。根据科学家们得到的报告我们知道了步数与死亡率的关系。 首先,长期大量行走有害于身体健康,增加死亡率。研究发现,平均每天步数超过步的老年志愿者,身患心脑血管疾病、关节炎、关节磨损等疾病的概率,远远大于平均每天步数低于步的老年志愿者。 并且部分平均每天步数超过一万步的老年志愿者的身体健康状况较差,他们的死亡率也远高于平均每天步数低于步的老年志愿者。 其次,每天行走步数在~步的老年志愿者,死亡率最低,身体健康程度最高。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每天~步对于大多数老年人而言都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因此,处于这个区间的老年志愿者,数量也是最多的。 另外,每天行走步数低于步的老年志愿者,死亡率升高,身患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随之增加。 对此科学家的解释是行走本身也是一种锻炼,行走步数过低,意味着运动不足导致身体新陈代谢的速率过慢,并且血液流动速度较慢,导致代谢废物与营养物质无法及时运输到该去的部位,进而导致人体患病。 最后,并不是每天要走到一万步才是对身体好,应该根据自身的健康水平来确定适合自己的步行步数。如果身体状况较好就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步数,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就可以适当的减少一些步数。 对此科学家给出的评价标准是,记录下身体刚刚觉得有一些劳累但又不是过度劳累时的行走步数,这个步数就是适合自身的步数,在确定每天行走步数目标时,可以参考这个步数来确定自身每天要达到的行走步数。 那么如果我们在上了年纪以后,按照上文中科学家的建议来每天适当走路,我们的身体会发现哪些变化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三、年纪大了,每天适当走路,身体会发生这些变化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每天适当走路,是一种适合于所有年龄段人员的锻炼方式,而且是一种安全、有效、适量的运动,是一种强度中等、热量消耗较低的有氧运动,每天适当步行在临床上对于上了年纪的老年人的体质有非常显著的改善。 其次,根据临床医学研究表明,每天适当走路,可以有效降低血压血脂,减少老年人身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对于已经身患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每天适当走路可以有助于疾病的治疗与身体健康的恢复,并且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减少身患其他中老年慢性疾病的可能性。 另外,由于每天适当走路促进了全身血液循环,营养物质也跟随血液循环进入脑部,可以有效改善大脑与神经的联系,预防老年痴呆症,显著改善老年人的智力水平。 最后,每天适当走路,可以锻炼到全身的骨骼与肌肉等组织,显著改善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情况,增强老年人骨骼的韧性与强度,减少骨折的可能性。并且肌肉能得到有效的锻炼与刺激显著,改善老年人肌肉流失情况,预防老年人变得“干瘪”。 延伸阅读:走路出现什么情况,或提示身体健康问题? 那么我们如何根据每天适当走路的情况,来了解身体健康情况呢?别着急,我们接着往下看! 首先,根据每天走路的情况判断人身体健康水平的方法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根据人走路时的脚步印记、步幅、走路的速度、走路时身体的状态可以初步判断人的身体健康水平。 其次,发现如果走路时出现以下几种情况,那么我们就要提高警惕了,可能这是您的身体给您发送的预警信号。 1.走路久了脚后跟和脚底板疼痛。出现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鞋子不合脚或者走路姿势的原因。那么我们就要及时检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如果是鞋子原因就要及时更换鞋子,如果是走路姿势原因就要寻求医生帮助调整走路姿势,以免给身体造成更大的不适。 2.走路时腿软。出现这种情况通常是身体暗示您应该加强腿部肌肉锻炼了。我们可以通过借助小区或者广场上的一些健身器材做一些简单的腿部肌肉拉伸锻炼。如果在锻炼一段时间后走路腿软的情况没有得到改善那我们就要及时就医寻求医生的帮助。 3.走路时深一脚浅一脚,就像踩在棉花上。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就要引起我们的警惕了,这种现象往往是由于脑部疾病比如脑梗塞引起的。所以当出现这种情况医院就医,查明病因早发现早治疗。 另外,如果发现走路时步伐稳定,脚步声清晰厚重,走路速度快,那么恭喜您,您的身体很健康。这表示您骨骼强健,肌肉力量足,神经系统功能与呼吸系统功能稳定,应该继续每天适当走路巩固自身身体健康水平。 最后,如果走路一会就腿痛脚痛,这可能就是因为走路姿势不正确导致的关节磨损,我们就要寻求医生帮助纠正我们的走路姿势,并且检查关节磨损情况,并积极治疗以免给身体造成更大的危害。 结语: 通过前文我们知道了并不是每天走的步数越多越好,要根据自身身体健康水平来确定合适的步数范围。并且知道了每天适当走路的好处与给身体带来的改变,那么我们就应该积极的实施,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预防一些老年疾病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有尊严的老去,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您说对吗? 参考文献: 《
|